李自成攻入北京的前夕,崇祯帝让他的几个儿子偷偷离开北京,各自逃亡去了。明朝灭亡后,先后入主北京的李自成和清朝统治者,都没有放弃对崇祯几位皇子的搜寻。据说,这几位皇子都不幸死在乱兵之中。然而真相是,崇祯有一位儿子活到了康熙年间,那就是他的第五个儿子朱慈焕。 ![]() 朱慈焕出生于崇祯五年(1632年),因为在崇祯长大成人的儿子排行第三,所以民间称他为“朱三太子”。事实上,朱慈焕在明朝时的爵位为永王。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才十二岁,尽管崇祯在北京攻破前就叫他逃亡,但朱慈焕还是落在了李自成手中。 好在李自成没有杀朱慈焕,朱慈焕虽然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的,但也免去了颠肺流离。可是,随着李自成的败亡,朱慈焕又不得不再次逃亡。 当时,明朝宗室已经在南方建立南明政权,不知道朱慈焕为何没有投奔南明。有人说他可能猜到了明朝气数已尽,这恐怕不是一个小孩能想到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兵荒马乱,根本到不了南方。又或者出生于帝王之家的他,对权力的独享与残酷认识太深刻,他担心自己到了南方,不被南明政权所容,反而被当成冒牌皇子干掉。 ![]() 朱慈焕于是漫无目的的游荡,靠着乞讨生活。后来,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乡绅见他气质特别,“细询根由”。没有城府的朱慈焕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王乡绅是故明官员,见皇子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禁“执手悲泣”,冒着风险收留了他,给他改名王士元,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 然而,这样安宁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五年后,王姓乡绅去世,王家不愿意再冒险收留他,朱慈焕又开始流浪生涯,最终学起了他的老祖宗朱元璋,跑到寺庙当了和尚。不过,由于朱慈焕风采过人,精通音律,善长围棋,总之他气质不凡,总能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又得到了一位胡姓乡绅的器重,并把女儿嫁给他。就这样,朱慈焕终于安家落户,过上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 这一过就是好几十年。期间,清朝屡屡下诏声称要优待明朝宗室,康熙还亲自到明孝陵拜祭朱元璋。朱慈焕虽然没有天真到公开身份,向清廷争取优待,但他却以为,既然清廷做出了这样的姿态,他这辈子应该能平安度过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76岁那年,却遭遇了一场飞来横祸。清军突然包围他家,将他及全家人抓走。原来,康熙已经得知朱慈焕的真实身份。不过,狡猾的康熙却又矢口否认朱慈焕的身份,声称他是冒牌的,为了处置这个冒牌的朱三太子,他决定对其严惩。 康熙唯恐朱慈焕反清复明,但又担心民间骂他说一套做一套,斩草除根无情无义,所以才不承认朱慈焕的身份,以杀冒牌朱慈焕的名义干掉真的朱慈焕。 ![]() 其实,朱慈祥当时年近80岁了,早已儿孙满堂,怎么可能还造反?康熙实在太敏感,这种敏感其实折射出了他内心的怯弱,他连李自成都不如,至少李自成没有胆小到迫不及待地杀了朱慈焕。 康熙杀朱慈焕已经很无耻,而且他还采取了最残酷的刑法,将朱慈焕凌迟处死。朱慈焕的行刑在最后,清朝先对其家人斩首,朱慈焕眼睁睁地看着家人的人头落地,那种痛苦与绝望可想而知。处决完他的家人后,刽子手又一刀刀割掉朱慈焕的肉…… 就这样,崇祯唯一在世的儿子死了,康熙最终躲在阴暗处露出了阴鸷的笑容。他笑得很无耻、很忘我,以至于完全忽视了世人对朱慈焕的同情,以及对他赶尽杀绝的愤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