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学期期末,我推出“李镇西工作站招收第二批研修员启事”后,陆续收到报名者的申请材料。因为太忙,没来得及看。暑假里在新西兰旅游途中,我一一看了每一个人的材料。可以说,绝大多数老师都让我感动——被他们强烈的学习精神所感动。本来想在八月底开学前面试的,但事情堆到一块儿了,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面试。 我首先淘汰了申请材料不合格的老师。明明启事上对申请材料的要求说得非常清楚了,偏偏还是有人不合格,也许是马虎,也许是不在乎,总之,你既然都这么马虎而不在乎,何必来学习呢?有的老师连联系电话都没有,无法联系。有一个申请者,材料写得不是很符合要求,但我还是想和她沟通一下,谁知电话根本打不通,发短信也不回。只好作罢!另外,还有不少报名者是同一学校的,我不可能在同一所学校收两个人,我便把这矛盾交给校长,请校长“二选一”推荐面试者,这样又淘汰了一部分。还有不少申请者被淘汰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太远,不少外省的老师也报名,但他们无法保证参加每次现场活动。有一位申请者叫“陈秋菊”的老师是四川省乐至县一个乡村教师,反复给我说她一定保证每次按时到成都参加活动:“高速公路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一定能够赶到!”于是,我决定让她来面试。 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有22位老师。在面试时间上,我几经变动。开始想放在周末,这样不耽误老师们的课,但我又想,好不容易有一个周末,还是让老师们好好休息吧!于是又考虑放在周三周四的下午,这样老师们相对比较好调课前来参加面试。后来我突然想,我就安排在今天(周三),上午九点钟开始。这样,可以考验学校校长是否真的支持老师们来我这里学校,而且上午九点钟开始,意味着老师们要在上班高峰期往我这里赶,那也就考考他们是否有时间观念。 今天早晨,我照例疾走上班,快到教科院时,收到陈秋菊从微信上传来的教科院大门图片,问我:“是这儿吗?”原来她已经到了,但拿不准是不是找对了地方。我一看表,还不到八点。心里吃一惊:一百多公里外的她,今天早晨得起多早啊!我赶紧回她:“是这里。”到了教科院,却没看见她,估计吃早点去了。不一会,她来了,我请她到我办公室聊了几句。我问她学校离乐至县城多远,她说有二十五公里。“今天早晨几点出发的?”“六点过。”我又问:“是自己开车来的吗?”她说:“不是,我怕找不到路迟到,我便打的过来的。”我再次吃惊:从乐至到成都,一百二十多公里啊!这位乡村教师的求学精神实在让我感动。难怪90后的她能够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 面试的老师陆陆续续到了。九点整,我们聚会于一间会议室,我数了数,还有四位没到。但不等了。我开始了讲话—— 非常欢迎各位老师! 有的老师可能是第一次见我。是不是觉得有些诧异:照片上的李老师那么帅,怎么眼前的李老师这么丑?(大家笑了)是的,书上的照片好多都是以前的,现在我的确又瘦又黑。但是,主要看气质!(大家又笑了) 此刻,你们所有没有迟到的人,都顺利通过了第一道面试题:准时到达,很有时间观念!这道题你们都得了满分。有一位老师应该加分,她就是陈秋菊,因为她今天是第一个到达的,而她在乐至,今天早晨打的过来的。(大家都很惊讶,情不自禁鼓起了掌)我还想说的是,陈秋菊是一位标准的乡村教师,她的学校离乐至县城还有二十五公里。她很年轻却非常优秀,前年她荣获了马云乡村教师奖。从今天她打的来面试,而且第一个到,我们可以看到她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奖的原因。(老师们再次为陈秋菊鼓掌。) 这次我收到的申请不少,但我已经淘汰了一些。淘汰的原因,一是有的学校有两个申请者,我就让校长帮我确定一个,另一个自然就淘汰出局,下期再考虑。还有的申请者叫的材料不合格,写得太水,不认真。我看了不高兴。明明启事上已经把申请材料的要求写的很清楚,你却还是不认真写,这个态度就不端正。还有的申请者没留电话,我无法通知。由于这种种原因,最后只剩下你们参加面试。 今天的面试形式也很特殊。本来应该一个个面试,但我想你们既然入围面试,那我就干脆一起在这里把我的想法讲讲,下来后你们自己掂量掂量,斟酌斟酌,如果能够达到我的要求,就给我一个反馈,等于你就自己录取自己了。如果你感觉你不能达到我的要求,那你就别来了。最后如果都来了,也不要紧,人数多了就多了吧!大家那么好学习的,我欢迎! 先讲讲我为什么要建立这么一个“李镇西博士工作站”。我前年不做校长后,教育局特别照顾我,问我希望做做什么。我说:第一我要推广新教育,第二,我想带一批年轻人。于是教育局为我设立了这个新教育办公室,并给我经费让我成立工作室。但为什么不叫“工作室”而叫“博士工作站”呢?是因为我想把我这个团队,和一般的工作室区别开来。一般的工作室有一些常规要求,包括计划、总结、成果之类,还要考核,而我的工作站没有这一切,它很自由。教育局除了提供条件提供经费,其他一律不管。所以我很感谢教育局给我这份自由。那么不叫“工作室”又叫什么呢?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陆枋给我建议,叫“李镇西博士工作站”,我觉得挺好,就用了这个名字。 我们工作站的宗旨,就是“成长”。我帮助大家成长,也和大家一起成长。你们来我这里,就是纯粹的学习的。我们这个工作站不发文凭,也不发结业证。不和任何功利挂钩。不是说你来这里学习了而两年,就可以相当于一个本科文凭,也研究生结业。不是。就是纯粹的学习。就像当年我42岁的时候去读博士一样,当时我也没任何功利目的,就是纯粹地想多读书。事实上后来我的博士文凭的确没给我带来任何功利的好处,没有涨一分钱工资,也没有破格提职称,因为我读博士前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了。所以,我组建这么一个工作站,就是想聚集一批有理想的年轻人纯粹地学习,纯粹地做教育。你们就是。
我们要读很多书——工作站本质上就是一个读书沙龙。当然,也不只是读书,还有教育写作。我不要求大家写应付式的计划和总结,但你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践,有感而发,写案例,写故事,写反思,写随笔……我们还会互相听课,研讨各种问题。更有吸引力的,是我会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来给你们面对面进行聊天式讲座,交流座谈。上期学员就听了杨东平、张华、王崧舟、流沙河、程红兵等专家的讲座。这些讲座有时候是在杜甫草堂,有时候是在望江楼公园,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上学期最后一次讲座,我请来了美籍华人教育专家黄全愈教授。我还已经约了著名特级吴正宪老师,他已经答应来这里给大家上课。总之,这两年我会给你们提供非常丰富,让人羡慕的学习生活。
你们要理解我的用心。本来我退居二线,不必这么劳累,可以在家轻松轻松,一分钱工资不扣;而我现在做这么多的事,忙死了,也没有多拿一分钱,但我愿意这样。最近几年太多的地方请我去做校长,年薪不止百万,但我不去,就呆在这里和年轻人一起。这样说,不是显示我有多高尚,而是我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想过的生活就是和你们一起读书学习,思想碰撞,切磋教育。和你们一起,我也显得年轻啊!
未来两年,你们的学习任务相当重。我要给你们推荐书目,布置作业。上期有老师因为不堪重负,而中途自动离开。所以你们要想好。如果觉得不能坚持学习,就别勉强啊!
我们的学习纪律也很严格,我这里说说,如果你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请自己放弃。两年中,只允许一次由于特殊原因而请假不参加活动,只有一次。如果第二次你又有特殊原因,要请假,对不起,就自动退出了。如果是无故缺席,那一次就出局。为什么这么严?我们每个月一次活动,请专家不容易,那么远的专家来了,这个请假那个请假,那怎么好?当然,如果遇到非常非常特殊的意外情况,可以例外,那就是人命关天的突发情况。除此之外,一律不讲例外。我也不说“原则上只允许请一次假”,就是只能请一次假。在中国,说“原则上”就等于可以。“原则上不喝酒”,就是可以喝酒。所以我不说“原则上”。上期就有老师因为无法坚持不缺席,而自动淘汰了。
还有,如果计划在这两年期间要生孩子的,包括生二胎的,就别参加了。这不是歧视,而是先把规矩说在前面。你要生孩子就生,生完孩子以后还可以申请加入我们工作站。如果你这次进来后,便生孩子,两年学习时间,你度产假就去了几个月,这还怎么学?上一期就有这种情况,但不怪老师们,而怪我第一次招生时考虑不周,没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就没有规定。但这次你们进来之前,我就必须先说好这个规矩。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学校和校长的支持。这个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你要来参加学习活动时,学校准假,并能够给你调课;二是我们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校要给你报费用。所以,你们必须让学校出具书面承诺,保证支持你在我工作站的学习。写好后学校盖公章,加上校长签名,然后给我。如果拿不到这份学校校长的承诺,那我也没法收你。我这一条不是为难你们,恰恰是帮你们解除后顾之忧——既然学校有了这份承诺书,以后就不可能为难你,你就可以放心学习。
本来我还想给你们推荐一些书的,算了,等正式录取后再说吧!下周四,我们将举行“李镇西工作站”第二期开班典礼,并听第一场讲座。我请的是著名专家姚文忠教授给大家讲陶行知教育思想。如果你们今天回去考虑清楚了,觉得上面我说的那些你都能做到,校长签名的学校承诺书也能拿到,那你被录取了,下周四你来参加开班典礼并听讲座就是了。如果做不到我说的那些,也开不到学校承诺书,那就别来了。
我就讲这些。我的面试结束了。
大家纷纷为我鼓掌。
我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可以问我。”
几位老师问了几个小问题,我做了解答。
最后我对三位迟到的老师说:“你们今天第一道面试题是扣了分的,这道题就是要求准时,你们却迟到了。但我还是让你们面试过关。至于最后能不能最终录取,还是刚才说,你们想想,自己决定。”
还有一个直到结束都没来,也没有来电话说明原因。我在心里已经将其面试打了不及格。
今天成都的天气很好,阳光特别明媚。我们一起来到楼顶花园照了一个合影。大家簇拥着我,开开心心的,我一下觉得自己又年轻了许多。我们面对镜头,迎着阳光,在蓝天下绽放出了灿烂的笑脸。 2017年9月6日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