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然而,很多人甚至是部分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仍存在较大误区,导致本病就诊率和治疗率非常低。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1日)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秘书长解恒革教授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研究室副主任王华丽教授进行了专访。 超过90%的痴呆症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 解恒革教授介绍,当前我国超过90%的痴呆症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 延误诊断的重要原因是,痴呆核心症状“记忆下降”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正常老化现象,往往疾病进展到中重度才会被家属发现。 比如今年72岁的刘大爷。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摄影发烧友,喜欢拍各种风景照。去年出去旅游时,老伴章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刘大爷变得不太喜欢照相了,当时以为走的地方多了,没啥新鲜感了。 章云说,最近自己强烈要求老伴为自己拍照时,才发现他竟然不会用相机了。这时自己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带刘大爷去医院看病,结果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 症状与普通人的记忆力下降有明显不同 解教授告诉记者,患病群体最常见的表现是记忆下降,刚发生、刚做过的事情很快就忘了,但是过去的事情却记的很清楚。 老年痴呆症和普通人的记忆力下降有很大区别。举例来说,我们让他们给某人打电话,他们都忘记打了。过一会我们去问他们,痴呆症患者会说:“你什么时候说过让我打电话啊?”因为患者会忘掉整个事情。而普通人会回答:“对不起,我忘了。”这就是两者的显著区别。 社区医院建立记忆门诊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阿尔茨海默病分早发型和晚发型,65岁以前发病的都属于早发型,只占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5%左右;65岁以后发病的属于晚发型,占大多数。 即使在一些记忆门诊较完善的三级医院,患者初次就诊时也平均延误2年以上,时间的延误极有可能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为记忆门诊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很多患者无法在社区医院得到确诊,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记忆健康服务和治疗。 解恒革教授说,社区医院设立记忆门诊,为尽早诊断和治疗老年痴呆症发挥重要作用,能大大提高我国老年痴呆症就诊率和治疗率,能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 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关爱至关重要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不明,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治疗手段可以减缓该病病程。 解恒革说,老年痴呆症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加之有些患者羞于就诊,治疗不够,可能就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等到患者出现幻觉和行为异常,再治疗就很麻烦了。本病在早期、中期、重度时期都可以服药治疗,到非常重度的时候,就没必要吃药了。除了服药外,家属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关爱也至关重要。 王华丽教授呼吁,老年痴呆患者各种异常行为,各种能力缺失,都是疾病所造成的,家人不能埋怨和指责他们,更要爱护老人,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照顾。 文/本报记者 杨淑梦 |
|
来自: 成靖 > 《神经/律失常/甲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