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在于有没有这种思维

 弥小声 2017-09-08


    签到有奖       亲爱的书友,连续打卡签到7天即可领取书友专属惊喜大礼包一份。后台回复签到送书查看活动规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开始打卡签到。




说起经济学,很多人总觉得这个领域太过“高大上”,和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关系不大,但实际上,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你是否曾思考过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春节的火车票这么难买?为什么银行的利率时高时低?为什么各种工作的收入大不相同?在什么条件下你最有可能追到一位漂亮姑娘?

 

这些问题可能让你感到困惑,也时常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但是,如果学了经济学,你就能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就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努力的方向,这就是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十九世纪末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的马歇尔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

 

经济一词的英文“economy”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一个家庭面临着许多关于资源如何分配的决策——花多少钱买食物、家具?将收入的多少百分比投入子女的教育?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个选择都在向我们发问: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才能够更加有效?

 

而经济学就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及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到资源配置的。如何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最多的心愿,最大化自我的幸福感,这是经济学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

 

遗憾的是,市面上大部分经济学的书籍,都比较晦涩难懂。如果一个人从未有经济学知识的背景,看这么一本专业书自然会觉得是项艰巨的任务。


直到彼得·D·希夫和安德鲁·J·希夫所写的《小岛经济学》问世,人们惊觉,原来沉闷枯燥的科学竟然能如此通俗易懂,我们抗拒经济学,是因为经济学家的解释太复杂了。




《小岛经济学》无疑是一本亲民的经济学读物,上到90岁的老人,下到9岁的孩子都能无障碍阅读。


它通过插图、幽默的措辞以及讲故事的平实手法,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给你带来一次思维刷新的饕餮之宴。

 


书总不会提到很多数字、很多公式,但大家却说,《小岛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国富论》。

 

作者虚构了一个关于小岛上的故事,用生动的比喻,把各种生硬的经济关系转变成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利率的影响,通货膨胀的问题等等,写得深入浅出、简单明了,连复杂的概念也变得饶有趣味。

 

对于那些想走出误区,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常识的读者,相信这本书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惊喜。

 

本书由林小白,通过以下五个主题带大家领读:


1、富人比你多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第一、二章:第1页至32页)


2、你知道你的薪资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吗?

(第三至六章:第33页至94页)


3、你手上的钱是怎么贬值的?

(第七至第十章:第95页至152页)


4、是谁撬高了房价?

(第十一至十六章:第153页至240页)


5、没有储蓄,还谈什么梦想!

(第十七至十九章:第241页至292页)

 

经济学就像一张地图,它舍弃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却使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你没有必要成为一位经济学家,但你需要了解经济学,让它改进你的思考方式,这样,至少你不太容易被所谓“专家”的夸夸其谈所蒙蔽。

 

现在,我们一起翻开这本有趣的经济学著作吧!



▎作者介绍 

林小白,简书签约作者/齐鲁壹点专栏作者/多平台认证讲师,出版了《每天多出一小时》。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ID:living4ever),新浪微博@Nicole林小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