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出现心绞痛症状的急救方法

 秦岭之尖 2017-09-08

冠心病出现心绞痛症状的急救方法

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的症状为心绞痛,且为突发性,一旦心绞痛的出现,冠心病患者就会感到呼吸困难、乏力等、冠心病患者严禁继续走动、或奔走求救,患者家属、朋友也应该安慰患者情绪,让患者放轻松,有助于呼吸,不然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是威胁什么的心力衰竭。

一、如果冠心病患者突然心绞痛,我们该怎么做?

1、 冠心病患者当心绞痛发作时,千万不要慌张,更不应该走动,可以就地而坐,慢慢调整呼吸,如身上带有要,应迅速拿出急救药盒。将硝酸甘油片1-2片咬啐,含在舌下,过1-3分钟, 疼痛即可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服用硝酸甘油片也不缓解,可把亚硝酸异戊脂小瓶裹在手帕或棉花中,捏碎后放到鼻前吸入。它的作用比硝酸甘油片快,吸入后半分钟即可奏效。但它能产生血压下降等副作用,一般不常用。

2、 如果身上没带应急药品,应待呼吸恢复平稳后,可向家人或朋友求助,到附近的门诊或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如果也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身上最好时刻准备相关药品。

3、如果心绞痛反复发作,可以服用长效硝酸甘油片,一日3次,每次1-2片。同时用潘生丁,一日3次,每次2片,这样既能扩张冠状动脉,又能防止动脉血栓形成。

4、在心绞痛发作时,如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夜间失眠的时候,可服用安定片,一日3次,每次1-2片。但患青光眼的患者,不要用亚硝酸异戊脂和安定片。

二、关于冠心病患者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服用上述的药物主要是为了急救,而后应速去医院继续诊治。

2、各地生产的急救药盒,其内装药品种类也不尽相同,应按说明书或以医生嘱咐为准。

心绞痛病人的家庭急救与护理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致使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发生在40岁以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都可诱发,休息或睡眠时也可发作。

心绞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手指尖等处,每次发作几十秒或5—1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心绞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奏,心绞痛频繁发作者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提早预防。

心绞痛病人的家庭急救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冠心病史的病人,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在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心病动脉的药物,并定期到医院检查,观察心电图变化。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并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患者心绞痛的病人饮食要清淡,多吃青菜、水果、豆制品等素食,少吃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巧克力等,不饮用烈性白酒,戒烟,不宜过度饱食。

一旦发现心绞痛,要立即停止活动,首先应让病人就地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再走动,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如给病人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不见效,痛不减轻时,就观察病人脉搏是否规律;若有出冷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加重情况,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去枕平卧,及时测量血压,对血压正常的病人可略放心。然后拨打“120”请求补助或找有经验的医师出诊,初步处理病情平稳后再转送医院治疗。如病人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可在其胸骨下段用拳头叩击,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及人工呼吸。另外,指掐内关穴、人中穴等也有一定帮助。

警惕不典型的发病表现:有时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很不典型,如有的病人可先反射到牙痛,也有的心肌梗死病人先发生胃痛。临床上大约有10种不同的发作模式,如遇到这种情况,务必提高警惕,凡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均不可忽视,应及时就医诊治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新鲜血栓形成所致。临床上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如救治及时,治疗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2 临床表现

1.突发性持续性剧烈胸骨后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持续20分钟以上,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呕吐。

2.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4.重症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

5.心尖部可出现第一心音减弱,奔马律。

3 诊断依据

(1.)突然出现持续性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持续20分钟以上。

(2.)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3.)心电图可出现典型演变。

(4.)血清酶学动态改变。

4 治疗原则

(1.)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和缺血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

(2.)入院前就地抢救,及时止痛、镇静、应用利多卡因。

(3.)预防猝死。

(4.)及时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5.)入院后有效的止痛、镇静、绝对卧床休息。在CCU严密监护下接受抢救、治疗。

5 用药原则

(1.)明确诊断和立即根据病情需要和当时条件选用用药框限“A”、“B”、“C”,恢复期继续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和营养心肌的药物。

(2.)起病6-12小时内病例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或加支架(PTCA)以期实现冠状动脉的再通。

(3.)应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抢救病人生命。各项治疗均应在严密的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护等措施下进行。

6 辅助检查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体征和“A”项中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且要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反复检查监护,其他检查为辅助诊断用。

7 疗效评价

(1.)治愈:疼痛消失,并发症得到控制,无明显不适症状,酶学正常。

(2.)未愈:未达到上述条件者。

无痛心肌梗塞的四个关键危险信号

很多人因为无痛心肌梗塞造成严重的危险,甚至失去生命,无痛心肌梗塞的危害很大,由于症状轻患者很难察觉,有可能在睡梦中发生无痛心肌梗塞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无痛心肌梗塞真的不能诊断出来吗?其实无痛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是有迹可循的。

1、运动时,需氧量增加,但因为心梗患者会出现心脏衰竭,所以流到脑的血液量不够,从而导致晕眩症状的出现。

2、患者没有胸痛,但可能突然会出现呼吸急促,不断喘气。正因为没有典型的胸痛,所以才更加容易被忽略。

3、有些人心肌缺氧是以心悸为表现。所谓心悸,指的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另外,不同于以往运动冒热汗,心梗患者冒的反而是冷汗。

4、无法解释的疲倦、虚弱、焦虑。平常都能支持的体力活动,突然会感到力不从心。

以上介绍了无痛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可以让患者进行自我诊断,当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出现以上的症状时大家应该及时的就医,千万不能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危险的情况。

饭后立即散步易导致心肌梗塞

很多人认为饭后散步对人们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饭后散步都非常好,一部分人饭后立即散步会引发心肌梗塞,会导致很严重的情况发生,为什么饭后散步会导致心肌梗塞呢?请看详细的介绍,了解心肌梗塞的预防。

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人,进食后体内血液会处于高凝性,容易形成血栓,饭后马上散步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饭后散步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等现象,应饭后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

患有胃下垂的人,饭后散步容易出现腹胀不适,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由于饭后大量血液供给胃部,所以患有贫血、低血压的人稍一散步,就易造成脑部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等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早起散步。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饭后散步造成的危险情况,尤其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饭后散步很容易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要想很好的进行心肌梗塞的预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不要在饭后立即散步。

要预防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可以说能够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一定要马上送入医院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因为危害比较大要重在预防,做好生活中的护理工作,才能让心肌梗塞远离老年朋友。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持续而严重的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其原因通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或动脉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的管腔急性完全闭塞,导致接受动脉血液供应的心肌缺血、坏死。

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代表的心脏病在春季和冬季发病较多,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患者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患者在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后发病。此外,休克、出血、心动过速、用力大便等也可诱发。男性较女性多见。大多患者在发病前有高血压,近半数患者以往有心绞痛、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和缺少体力活动。

以上就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清楚了。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气温变化比较大,心肌梗塞患者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了。

牙周炎患者心梗概率高

上海口腔专家在“爱牙日”宣传、义诊活动中提出,人的一生中最容易患牙病,而患牙周炎的心脏病人发生心梗的危险要比无牙周炎的心脏病人高2-3倍。

据介绍,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推广“8020计划”,即年龄80岁还应有20颗健全的牙齿。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典80岁的老人平均能达到保持健全牙齿14颗。在我国,近年来儿童和成年人龋齿发病均呈上升趋势。儿童乳牙患龋齿约75%,恒牙患龋齿约50-60%。此外,因为吸烟和不注意口腔卫生,我国的牙周炎患者也益增多,据统计,患牙周炎的心脏病人发生心梗的几率要比无牙周炎的心脏病人高2-3倍。

由于大多数人对牙周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吃的过饱警惕心肌梗塞的发生

经常暴饮暴食,吃的过饱,过多会引发心肌梗塞,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暴饮暴食对人们的危害是很大的,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胃肠道,还会造成心脏的压力,从而形成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心肌梗塞,了解心肌梗塞的病因,我们才能更好的预防。

专家称正常人在饱餐以后都存在所谓“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每餐以后人体的 产热量,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大增加,饱餐更加明显。这意味着饱餐后人体代谢需氧量也会大大增加,心脏必须加倍工作方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使 心脏的负荷水平也大大增加。

饱餐后,机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使其它组织血供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从而影 响了冠状动脉的供血。另外饱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粘度增大,从而引起血流速度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负荷增加,同时血小板易聚集致血栓形成,容 易堵塞冠脉。

通过以上专家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暴饮暴食的危害,也是心肌梗塞的病因之一,如果因为吃的过饱而引发心肌梗塞,对患者的危害很大,因为心肌梗塞病情严重可能让患者失去生命,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也学会健康饮食,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心肌梗塞的前兆症状表现在哪些

心肌梗塞的症状大家都应该了解,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病人群很广泛,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可能发生心肌梗塞,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心肌梗塞的前兆症状,只有了解这些前兆症状才能在发生心肌梗塞之前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心肌梗塞的前兆: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约有50%~80%的病人发病前1~2天或更长时间有先兆症状,若能引起警惕,则有可能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在此,提醒老年朋友,当您出现下列疾病信号时,应警惕心肌梗塞的可能:

1.在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呈进行性加重;

2.原有的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胸痛较以前更为剧烈,范围扩大,时间延长,或服用硝酸甘油及其它急救药不能有效缓解者;

3.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4.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或血压有较大波动者;

5.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呈现进行性加重;

6.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

当身体发生不适,主要表现在心绞痛,心慌,恶心,呕吐等情况,这些都属于心肌梗塞的前兆症状,发现身体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多加注意,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只有了解心肌梗塞的症状才能更准确的判断。

解读心肌梗塞疼痛的主要表现

心肌梗塞的疼痛与一般疾病的疼痛是有区别的,当你的身体出现疼痛,要知道是什么样的疼痛,方面对心肌梗塞进行判断,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心肌梗塞的疼痛与一般疾病的疼痛到底有何不同,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心肌梗塞。

一、真正心梗的先兆是一过性的。比如如果是心梗导致的牙疼,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

二、心梗前的疼痛是有原因诱发的。比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

三、心梗之前还往往有这样的先兆。以前从未发生过、在活动时突然胸疼,还有就是晚上睡觉过程中甚至会突然疼醒了,或者迎风骑车时感觉不舒服,停下休息2~3分钟又好了。以上这些情况还很可能在1周以内反复出现。

当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不适,反复的疼痛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很有可能得了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疼痛成为先找症状的表现,中老年人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以防发生严重的危险。

盘点心肌梗塞的不同类型和症状

心肌梗塞的类型有很多种,由于病因和发病的位置不同,因此心肌梗塞的种类也是不同的,但是任何类型的心肌梗塞危害都是很大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心肌梗塞的主要类型以及心肌梗塞的症状,让大家对心肌梗塞进行全面了解。

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等。

无痛性心肌梗死:常见症状有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压状态、休克、突然心悸、心律失常、脑卒中、感染等。仅体检时可疑心肌梗死图形。

心房心肌梗死:具有典型临床及心电图的心肌梗死表现。P波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和(或)P-R段呈有意义的变化。部分患者有房性或其他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一种为急性心肌梗死,于梗死后的2小时至5天,一般在10天内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具有心包炎症的心前区痛和心包摩擦音。另一种形式的心包受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7~10天后,称为Dressler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主要是胸痛伴发热和不适感。

老年人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发病前有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者多;昼夜发作规律,晨6~12时发作居多;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青年心肌梗死:约90%以上患者在31~40岁首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病前无心绞痛病史,而发病时则表现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多数患者首次是以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而就诊。

妊娠性心肌梗死:妊娠期出现的胸痛,多数以心前区疼痛或心绞痛为临床表现,活动耐受性降低,呼吸困难。周围性水肿,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异位。

以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心肌梗塞的类型以及心肌梗塞的症状,不同类型的症状也是不同的,大家一定要对心肌梗塞的症状进行全面了解,当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症状,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心肌梗塞是怎么发生的呢

人们都知道心肌梗塞的危害很大,但是对于心肌梗塞的常识心肌梗塞的发病病理原因相信很少人了解,很多人因为心肌梗塞失去生命,大家必须要加强对心肌梗塞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预防,避免危险疾病的发生,因此让我们先来了解心肌梗塞是怎么发生的。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

冠状动脉闭塞20~30分钟后,受其供血心肌即因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大块的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称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如仅累及心室壁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坏死的心壁向外膨出,可产生心肌破裂,或逐渐形成室壁膨胀瘤。坏死组织约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6~8周形成瘢痕而愈合,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病理生理的改变与梗死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心肌收缩力减弱、顺应性减低、心肌收缩不协调、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排血量下降、血压下降、心律增快或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以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心肌梗塞的病理原因,通过对心肌梗塞的常识的了解,让我们知道心肌梗塞的病因和心肌梗塞的危害性,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心肌梗塞,注意积极地预防,避免更大的危险。

中老年人胃痛应警惕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发病是有前兆症状的,尤其是中老年人是心肌梗塞的多发人群,大家必须要注意,如果发现胃疼可能是心脏在作祟,大家一定要警惕心肌梗塞,面对心肌梗塞的危险信号大家一定引起注意,千万不能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很多中老人,由于心绞痛发生部位较低,临近腹腔,疼痛常可放射到上腹部,再加上横膈膜和胃肠道易受牵涉性刺激,造成心梗时没有典型的心前区绞痛,可能仅仅表现出“胃痛”或心窝部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如果不加鉴别诊断,盲目按胃病处理,很容易导致误诊,甚至发生意外,严重时发生心梗。

因此,如果胃肠功能一向很好,却总感觉胃不舒服,建议立刻到医院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即Holter,俗称“背盒子”。因为有时单纯做一个普通的心电图捕捉不到心脏病的蛛丝马迹。由于Holter记录的是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捕捉到心脏的“风吹草动”。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心肌梗塞的危险信号,当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时,尤其是胃疼或者心脏不适一定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只有及时治疗才能避免危险。

如何缓解心肌梗塞造成的疼痛

心肌梗塞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疼痛,心肌梗塞让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危害更是很大,那么心肌梗塞的疼痛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为大家从中医和西医方面介绍心肌梗塞疼痛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临床上可用哌替啶(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每4~6h可重复应0.03~0.06g肌肉注射或口服。

亦可试用硝酸甘油0.3mg或二硝酸异山梨醇5~10mg舌下含服,用硝酸甘油1mg溶于5%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10~50μg/min,或二硝酸异山梨醇10mg溶于5%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30~100μg/min,但均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中药可用苏冰滴丸、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或宽胸丸含用或口服,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加入50%葡萄糖液40ml中静脉注射,或8~16ml加入50%葡萄糖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

近年有人提出用β阻滞剂如美托洛尔(15mg静脉注射然后口服50mg4次/d,服2d后改为100mg2次/d连服3个月)、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等,认为对血压较高、心率较快的前壁梗塞病人有止痛效果且能改善预后,但用药过程要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和心功能。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中医西医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关于心肌梗塞的疼痛如何缓解,可以尝试药物治疗的方式,让心肌梗塞的患者得到治疗,但是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温差大更容易引发心肌梗塞

到了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更容易引发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发病人群也是非常广泛的,因此面对心肌梗塞的病因,在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心肌梗塞的预防,那么为什么温差大会引发心肌梗塞呢?

温差大于10℃非常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这是因为在气温非常低的环境下,体表皮肤血管会急剧收缩,血液流向身体内部各脏器组织来保持体温恒定,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工作,此时心脏负荷也加大了,加之血管收缩,对于本身患有冠心病人,会加剧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专家建议冠心病患者和曾经有心绞痛病史和心肌梗死病史者,在严寒冬季更要注意防范,加强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空调温度不要打的过高,定期通风,注意保湿。

其次应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阅读、写作和用脑,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睡觉前喝一杯白开水能降低高峰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再次是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避免饱食,以免诱发心肌梗死。绝对禁止吸烟。

然后加强锻炼,下午天气轻暖时可根据自身病情、体质等情况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比较好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散步、慢跑、气功等。避免晨练,一是冬季早晨寒冷且空气质量很差,二是避开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期。

温差大于10℃比较容易引发心肌梗塞,这是因为温度低会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通不稳定容易造成心脏的负担,从而容易发生心肌梗塞,了解到心肌梗塞的病因,广大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持体温的恒定。

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前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当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情况是非常紧急的,很多人都能知道心肌梗塞发病前的征兆,可以通过自我急救的方式挽救自己的生命,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尤其是可以通过药物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具体的方法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以便尽早开始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重点是缩短病人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各种延误时间。帮助已患有心脏病或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提高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以便一旦发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若无禁忌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则应拔达999或120急救电话,由急救中心派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设备的救护车,将其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在心肌梗塞的患者入院前必须注意及时的治疗,患者要注意当发现自己的身体不适可能要发病时,了解以上的用药措施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自我急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