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物为生活增添温度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7-09-08

必要时,人们总会清理旧物。必然要淘汰一批曾经不舍,却在时光无情的舔舐中早已破败不堪的部分。清理人对它最后的一抚一瞥一个凝视,都在宣判着它的命运。


静观旧物,默读往昔。回忆是虚无的,可选择的,甚至可以被虚构,随时被抹去或被创造。物品是实在的。是我们得以存在的证据。看到旧物的存在,仿佛看到自己已逝的部分。还在那个角落里。以旧物的方式活着——它们仿佛身处睡眠中。


 

不舍旧物,就是不舍时光。一去不复返的过往,走过的时光都寄于一件件见证过往的旧物上。,“旧”,苍桑之味,温厚之境。轻弹岁月的尘埃,露出了久违的曾经,似乎又回到那过去的时光……时光回溯,总是静柔与心心念念。

 

 

时光在这一刻慢下来。人与时间的关系,总是爱恨交织。人在时间里平淡、精彩或颠沛,时间留给人抹不去的故事。旧人旧事,他们的面孔浓缩在这沧桑的旧物上。旧物引人移情,定格在年少的轻狂,爱情的甜蜜,艰辛过、舒坦过的日子。万般纤细、掺杂着酸甜苦辣或柔情或浓烈的思绪,另一端则系着一个年代、一件事、或一张令人内心激荡的面孔。

 

物是人非之哀,实际也是人难以忍受“人是物非之凄”。

 


 

老的物件没有用处,它却曾是我们生命的容器,把平凡的光阴装在里面,让回忆归位落脚,当我们一件件把它们扔掉,某种程度,我们也在把自己扔掉。珍视人生者,难免怜爱旧物,就如珍视生命的每一细小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珍惜的老物件,即使搬入新家,也想让旧物完美地融入新家。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旧物改造和旧物装置,为家装设计的品位增添时光的温度,让一件一件脏破的旧物重新焕发生命力。

『 旧 物 装 置 













用旧物改造和旧物装置方法唤起旧物新生命力,用旧物影像记录和再创造来重新连接时光记忆。


『 旧 物 摄 影 』


一叶知世界,一物窥时代。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旧物的生命力,从来都在情感的空间里延续。


魏壁的摄影作品《梦溪》,是一组喷在宣纸上裱在宣纸上然后又将书法同照片结合起来的作品,黑白的影像和书法交织在一起,让人有说不出的文雅气质。平静地展示旧物的生命力。

 

 

木扁担


木扁担是梨木制,成为佳,儿时家门前有棵漂亮的大梨树,父亲为了制作两条木扁担给伐了,让我好不心痛。去春,在原址上,我又植了两棵,明年好开花了。


箩筐


我约十三四岁,搞双抢时,父母忙不过来,我就用此箩筐挑谷回家,一百来斤,不容易的,自那时起,便有了些力气。

 


母亲的镜子


母亲这面镜子,大概用了好四十年。这四十年,她经历了太多事。从朝如青丝到暮成雪,四十一岁开始守寡,步履维艰地养育我们兄妹仨,经营着小杂货店,饱受恶人欺负,兄长和我的两次手术,进城后的艰苦创业,她能坚持到今天实在不易。

 


棉鞋


我青年时,母亲为我做的这双棉鞋。竟然保留至今。二十多年过去,见之让我心酸,而今我一直珍藏,一年不舍得穿一次。

 

 

读书板凳


我回老家后,这条板凳又开始伴随着我。小时候我坐在中间的横格上写作业。母亲给文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读书板凳。至今我们兄妹仨都管它叫读书板凳。

 

打稻谷轱子


打稻机是脱粒用的,过去打稻子全靠人力,仗着转动转得呼呼生风。打稻机一般两人同时使用,时间久了,轱子的木条便呈凹陷状。这活少年时,我没少干,每逢双抢秋收,兄妹仨都是逃不脱的。

 


 画有兰草的绿釉大缸

 

 棒槌


过去连搓衣板都没有的年代,洗衣靠的是双手搓和棒槌的来回敲打,时间久了,棒槌的底部便会光滑如玉,摸起来极温润的。


 搭筢子


筢子其实有很多种。有筢稻子的,有筢杂草松毛的,由金竹编成,精美得很。此筢子是在晾晒稻子时,稻子铺平之用的。待铺平之后,另一种带宽齿的木筢子将稻子筢成窄细垅状,如此有利风干的。稻子沉,故此筢子为木质。



 这个老风车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小时候,我常在风车上爬上爬下,有时候是配合父母干活,有时候是和小伙伴捉迷藏。风车在我们农村每家每户都有的,结构极为严谨科学。我以为,能打风车的木匠,便没有什么打不成的。我对过去的匠人是充满敬意的。如此一个结构复杂的物件不用一颗钉子,能通过几百上千年传下来的这些器物,其美感,比例合理性都无可挑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