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话》卷一品读(22)

 青洛qtmefyxrkp 2021-06-24

“ 作者:吴恭亨

全书共十四卷,分为题署、庆贺、哀挽、杂缀、谐谑五类;其中题署四卷,庆贺一卷,哀挽五卷,杂缀三卷,谐谑一卷。全书共收录历代有名的对联作者约千余人,其中著名联家有百余人之多。辑录历代对联佳作约三千多副,其中百分九十五的作品是清末至民国初期的作品,为中国楹联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江都方尔谦 题陈国瑞提督祠堂联云: 

封万户侯何足荣身,公若事汉天子比肩,李广欢颜亚夫笑;

挽百石弓犹能识字,我曾见故将军遗笔,岳王风骨鲁公神。

按,陈湖北应城人,为僧王部下骁将,联语奇兀,最称其人。

又按,文翻空而易奇,昌黎诗“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及“照壁喜见蝎”等句,皆以翻案见工。方联对幅犹能识字句,即擅此诀。且于武人身分,加倍抬高,故为合作也。

方尔谦(1871―1936),字地山,又字无隅,别署大方,江苏江都(今扬州)人。雅好集藏文物,尤以古泉为多。书法挻峭,有山林气。擅制联语,出口成章。曾任袁世凯家庭教师,袁克文曾从问业。 

荣身:使其身荣显。

亚夫:西汉 名将 周亚夫 因事入狱,不食五日,呕血而死。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称呕血之病为“亚夫之疾”。

《联话》又录长沙王益吾先谦 露筋祠联云: 

听一百八杵钟声,敲断往来尘客梦;

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将清白女儿身。

又载女儿名荷花,但不知其姓,亦一轶事也。

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曾有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等称号。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城南书院院长。

露筋祠:在今江苏高邮。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露筋祠去高邮三十里。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姑曰:'吾宁死不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

高邮位于江之左、淮之南,上控苏皖,下引江淮,水陆要地。大小湖泊众多,运河古道贯通全境,依河傍湖,河湖交错,北魏《水经注》称樊梁湖,北齐《魏书》称津湖,南宋杨万里作《过新开湖》......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这片湖泊才正式定称“高邮湖”,是为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第三大淡水湖。

清人宝鋆留下“三十六湖秋水阔,苍烟一点指高邮”的诗句。

何子贞以书法擅名于道咸时,所书对联,往往精心结撰,特不能如曾文正之博大沈雄。其火神庙戏台联云: 

象以虚成,有几多幻影浮烟,好向虚中求实;

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 

或评以为曲切不浮。予嫌其不离做墨卷衬贴字面本领,犹之非大家。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世间一切原本空虚而宁静。生命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虚静的。这种生命的本质乃自然的常道。

何绍基作为湖湘杰出人物代表,其本人具有中国文人悲天悯人,关心民间疾苦的人文情怀,其诗作也富含朴素的哲学观点。虚实之间,甘苦之间,成败之间,乃必然之联系。

所谓虚中求实:《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先师朱恂叔先敏雷祖庙戏台联云: 

造物董生成,须知雷霆雨露无非教;

畏威只愚下,犹当戒慎恐惧所不闻。 

字字坚凝,如此方称经儒口气。

雷祖:主雷雨之神。 “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雷霆:责罚,雨露:奖赏。

无非教:应化自《礼子》: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愚下:1.愚昧卑下。2.指知识不多、地位卑下的人。

戒慎恐惧所不闻:出自《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予亦有火神庙联云: 

俾人间薪突无忧,巍巍成功,于国为捍大灾,御大患;

与天下文明应象,赫赫专祀,愿神永光此土,牗此民。 

按,虽不能于大处落墨,然切实发挥,似与何之搬弄字眼者有别。

薪突:突:烟囱;薪:柴草。《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牖民:《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壎如篪。” 毛 传:“牖,道也。” 孔颖达 疏:“牖与'诱’古字通用,故以为导也。”


九龙山位县二十五都,距莫氏居不远。予一向闻名,今始登之。山不甚高,而供佛特露灵异,民之走祀者多百里外人,亦吾国迷信披露之一斑。往时从九折坡而北,西眺群峰,大尖如卓锥,九龙如戴髻,特若表示一方之望云。 

寺在丛松内,石级颇峻,门有嵌字联云: 

取数于九;

此山犹龙。 

亦若堂皇称题,询之,人曰莫蛰园兆鹗撰云。


犹龙又可解为:

1.指老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教图赞》:“理宗朝有待诏马远画《三教图》:黄面老子则跏趺中坐,犹龙翁俨立于傍,吾夫子乃作礼于前。”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二:“材有让乎犹龙,道有超乎维宝。”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犹龙悟守雌。”

2.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

宋 陆游 《读》诗:“但说周公曾入梦,宁于老子叹犹龙。”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3.称有道之士。

清 徐振芳 《海陵寄李子微》诗:“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好,今天的对联话品读就分享到这里。


1、对联话(卷一)品读(21)

2、对联话(卷一)品读(20)

3、对联话(卷一)品读(19)

4、对联话(卷一)品读(18)

文 by 作者

图 by 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