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度就是长度2、量是容量3、衡是重量。 中国古代对度量衡的使用,有着极悠久的历史,从古史传说中的一些材料看,可能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奴隶制和封建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度量衡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尺】 最早的尺多用木、骨和象牙制成。因木、骨容易腐朽,保存到后世的很少。现在保存下来最早的尺子是河南安阳出土的几件象牙尺,尺上都有刻度,正面刻十寸,每寸刻十分。 目前所见最早的铜尺是战国时期的。 例如:现藏于南京大学的1931年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铜尺,正背两面无刻度,仅在一侧刻10寸,第一寸刻11格,其余9寸不再刻小格。但在5寸位置刻有交午线。锯实测尺长23.1厘米,宽17厘米,厚0.4厘米。 始建国元年方斗 【量】 量东西的器皿,如同后来的升、斗。战国以前这种计算体积的量器多用陶或木料制成,战国后开始大量地用铜制作量器,流传下来的很多都是当时国家颁布的标准量器。如传世的商鞅方升,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器作长方形,有柄,实测容量201毫升。三件有名的陈纯釜、子禾子釜和左关锹都是齐国官定量器。陈纯釜和子禾子釜作长圆罐形,有二耳:左关锹作椭圆形。齐国量制单位为升、豆、区、釜、钟。新莽始建国元年颁发的标准量器新嘉量有斛hu、斗、升、合、龠yue五种单位,器作圆形,在各部分外面分别有刻铭,说明量值及其计算方法。经实测并据各部分刻铭计算,嘉量一斛近20000毫升,一斗为2000毫升,一升为200毫升,一合为20毫升,一龠为10毫升。新嘉量制作准确,在中国度量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在文物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很多铜量器。 秦始皇二六年诏椭量 【权】 古代量重量所用。多为铜或铁制,相当于后世的砝码和秤砣。现存最早的铜权是战国时期的,尤以秦国与楚国出土最多,秦的许多铜权上都附有始皇诏和二世诏,形制多做成覆盂状圆形,很像今天的馒首。 官累铜权 喜欢本文的朋友 关注+收藏+点赞 下一讲分享青铜器(铜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