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与多极化

 昵称46341144 2017-09-08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如今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湾区经济又将如何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落地,该区域又将如何在世界竞争的新格局中发展?



湾区经济是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背靠广阔腹地,沿海湾开放创新,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因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图1:湾区发展路径和驱动要素  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目前,世界三大湾区已经分别形成各自特色,纽约湾区拥有“金融湾区”的名号,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旧金山湾区也有“科研湾区”的美誉。从湾区实力及特色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在GDP、人口等总量指标上绝对值较大,但人均水平较低,湾区特色不明显。

2:世界级湾区的分布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分工

从专业分工的角度观察,广州是贸易型,深圳是创新型,香港是金融型。从商品的汇聚来看,广州是各门各类商品的集中地,深圳主要集中电子、数码类产品,香港是进口商品和钟表类产品的集中地。从互补性来看,广州的医疗、教育,深圳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香港的自由港各自占有突出地位。深圳先是承接香港制造业的转移,然后利用其没有历史负担、试验田的有利政策,迅速成为创新型、高科技型转型人才集聚新高地。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环珠江口地区显现出了“多极”的均衡化态势。广州、深圳、香港各自占据了重要分量,但又不过分突出:比如广州占据了粤港澳大湾区20%的人口和20%的GDP,深圳占据了16%的人口和19%的GDP,香港占据了11%的人口和24%的GDP。三座城市中,没有一座城市的单项指标超过了25%的份额,互相之间差距又不大,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聚合力相对较弱的现实,也从侧面说明了该地区尚未演化到成熟湾区经济体的阶段特性。

湾区经济虽然作为区域经济形态,十分倚重周边广阔腹地的承载扩充功能,但其核心城市在引领整个湾区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如何整合广州、深圳、香港乃至其他城市的优势资源,做到进一步的区域协同和集聚发展,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聚”与“合”

粤港澳大湾区是城市群“多极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单极化发展形成的大城市病往往成为大城市裂变的推动力,而大城市向外疏解的功能中,所含的创新因素形成多极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城市多极化发展的形成。大城市的裂变主要原因是:城市发展能级高且具备国际影响力、大城市病、同城化的交通以及城市创新因素。而港、澳、广、深等核心大城市逐步裂变,其他城市及新兴地区承接大城市裂变的淋下效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化,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多极化城市群。

交通网络的构建及基础设施的提升使粤港澳大湾区逐步实现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水路运输发展成熟,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港口群,吞吐量规模已居全球第一。2016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1885.8万标准箱,较上年增长7%,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深圳港201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97.9万标准箱,同比下降0.95%,但仍然不妨碍它连续第四年保持全球集装箱港口第3位的位置。按照最新部署,广东省将以广州港、深圳港为龙头,优化全省港口资源配置,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两大世界级枢纽港区。这意味着,珠三角的港口群将迎来新的竞合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5大空港,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1.85亿人次。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可以使粤港澳大湾区在五个方面获利:1)提高出行效率 2)引导人口流向 3)巩固城市群地位 4)提升产业价值链 5)实现资源互补。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与多极化影响

如今城市边界开始模糊化,原有城市边界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形成城市的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城市边界的模糊化。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加高效,城市本身也变得更加开放,高速的交通和互联网都将不同的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而在城市边界模糊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其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会均质化发展,泛区域的同城化发展将会升级。在此影响之下,同城化推动城市要素流动升级,带动传统城市向流体城市发展。最终,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功能、产业将会深度整合,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在大城市融解、多极化城市群发展以及城市边界模糊的趋势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格局将会重构,随着城市发展要素流动的持续和加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大城市将进一步裂变,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城市群将呈现东岸城市多于西岸的分布格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将实现湾东辐射、带动湾西的发展模式。推动现有的“9 2”发展格局向“(9 2)×N”格局的更多极发展。而城市服务的“均质化”使得城市要素在区域的流动加速,创新构建区域多级发展格局,使城市特色化、产业特质化发展。在“流体城市”发展模式下,各类城市发展要素流动加速,持续优化城市及区域的经济结构、主导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是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必然伴随要素的合理流动。

区际经济联系不仅仅是区域的分工基础,实质是更为复杂的区际要素流动,要素流动强化区际间的联系与竞争。区域分工合理推动要素的有序流动,进一步强化区域分工、互补与协作,缩小区域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多极化、耦合式、特色化发展,实现城市定位清晰、产业一致、功能配合最优。


3:“(9 2)×N”的城市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是国际化新型湾区发展的引领者,是国家城镇体系构建示范区、也是中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先行者、示范者。未来以创新为驱动,以流体城市实现最优配给,推动区域多极化、产业协同化、城市特色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经济提升、产业转型、优化环境以及城市再生,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级湾区发展的目标:世界级的城市群、国家经济引擎、生态文明示范区、优质生活圈。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CMSK产业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