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轮胎经销商7大生死拷问?

 境心知道 2017-09-09

轮胎经销商朋友面对生意,有人觉得做轮胎生意就是那么回事;有人认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等等,这些观点貌似正确,实际上往往是从一个角度考虑,从思维定势出发,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为,世界是平的,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重新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有崛起的机会。轮胎经销商只要能跳出思维定势,从大环境上、从多个角度观察,经销商生存发展的空间还是巨大的,轮胎经销商担心的疑问并非是什么不可解决的难题。



拷问一:做轮胎店找死,不做轮胎店等死吗?

“做轮胎店是找死,不做轮胎店是等死”,这是在轮胎营销界颇为流行的一句话,也是厂商对门槛轮胎终端日益增高的一种无奈。无论是站在轮胎厂家的角度,还是站在轮胎经销商的角度,对终端的掌控同样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二者获得利润的重要通道,因此不做终端是等死。但做终端不一定是找死,如果是死了,一是没有理解终端的含义,二是方法不对。首先轮胎终端的外延扩大了,形象体验店、加盟或者电商直销、厂商协同终端等成为新型终端形式,轮胎消费者也被认为这是“终端的终端”,其次传统轮胎店、专卖店的消费者分流到更多新型终端,因此发现并运作这些新型终端,并不是找死,而是寻找新利润,从这个角度说,终端也是开端。

拷问二:是生存空间变小了,还是思路变窄了呢?

对于轮胎经销商生存空间变小这个问题,要辨证地来看。首先从国家产业政策来看,随着国家对轮胎产品的规范力度加大,这对于那些操作不规范的轮胎经销商来说,生存空间肯定是变小了,而对于轮胎企业化经营的经销商来说,轮胎市场空间是变大了。其次,从厂家和终端裂变式发展来看,厂家和轮胎终端对于经销来说,属于营销哑铃的两端,轮胎厂家和终端往往是先于经销商突破发展瓶颈,逐渐壮大,这直接促使处于哑铃中间部位的经销商必须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整合阶段的经销商还没有给自己重新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很迷茫,找不到价值的坐标,当然找不到发展空间。最后,作为公司发展的领头人,轮胎经销商的个人思维也限定了发展空间的拓展,“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真正突破思维束缚,经销商才能发现大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拷问三:家族式企业,需要家长式管理吗?

大多数轮胎经销商公司是从夫妻店开始的,之后家族成员不断加入,大家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加快了轮胎经销商的原始积累,随着公司的壮大,轮胎经销商也成了家长。在面临成长瓶颈的时候,有人认为家长式的领导方式不利于企业发展。但从目前成功的轮胎经销商企业来看,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有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有一个好“家长”。这个“家长”只要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能很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节奏,任人不唯亲,举贤不避亲,这对于家族式企业发展,采取家长式管理并没有多少诟病而言。安徽某经销商曾这样描述“在我的公司,我的亲戚拿的工资要比其他员工低,我对他们的管理也很严格,比如出现失误,别的员工罚100元,我的亲戚,我罚200元。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苛刻,但我认为,这在一个轮胎经销商公司中是必须的”。

拷问四:公司发展了,员工问题就增多了吗?

无论是轮胎经销商公司还是轮胎生产企业,要发展,首先要靠团队创造业绩,可以说,任何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奉献。这对轮胎经销商来说如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如何给大家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这是关键。如河南某轮胎经销商在对待员工的管理问题,他努力争取给他的员工做到以下三个第一,工资第一、工作环境第一、生活保障第一;同时也对他们的严格要求:那就是要做到业绩优秀,才有收获。



拷问五:寻找新品牌靠感觉,还是靠数据的分析?


对一个事物有想法,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把这种状态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来形容。很多轮胎经销商都有这种感觉,这来源于多年的轮胎市场操作经验,在靠价差赚取利润的时代,这种经验能帮助轮胎经销商很快抓住商机。但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多元化,这种经验却失灵了。因为轮胎经销商不但要考虑价格空间,更要考虑轮胎产品是不是为消费者所认可。因此接新品轮胎成了一个技术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很多现代轮胎经销商企业,接新品不是一个老板说了算,而是要经过业务经理、轮胎分销商、基层业务人员的多层论证。

拷问六:增加产品,真的能够分摊费用吗?


各种费用不断增高,是轮胎经销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轮胎经销商的解决方式一般是引进更多的产品,希望这些产品能带来新的利润,以此分摊费用。但很多时候,是轮胎产品增加了,人员成本、销售成本也随之增加,轮胎经销商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从利润的来源看,有三种途径:一是以轮胎产品为导向,不断挖掘产品的功能;二是打通轮胎利润通道,对各个环节进行梳理;三是靠为轮胎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当第一途径不能带来新利润,轮胎经销商可以通过其他两个途径,即加强企业管理,靠管理进行节流和增加对客户的服务。

拷问七: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美好之路吗?


经销商经常把代理品牌看作是给别人带孩子,再好也是人家的,还不如自己生一个,于是有些轮胎经销商都试图开发自己的轮胎牌。其实道路非常崎岖,效果未必就好。就国内的市场来讲,最近3年成功的可能性低于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