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罗河畔(八)到红海逐浪

 陌上居士 2017-09-09
                          尼罗河畔(八) 到红海逐浪
                                                                                         雷耀东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尼罗河畔的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开罗当地著名的纸莎草画店,了解莎草“纸”的制作过程。纸莎草(别称:纸草、埃及莎草)是一种水生植物,直立、坚硬、高大,好像芦苇一样生长在浅水中。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埃及莎草的茎部不长叶子,可高达4—5米。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利用这种草制成的书写载体曾被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使用,历3000年不衰。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公元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到中东,才取代了莎草纸。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莎草纸的原料是莎草的茎。先将莎草茎的外皮削去,把浅色内茎切成长条,再片切成薄片。片好的薄片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除去所含糖分。之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一层,然后再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互相垂直(如同编草席)。再将两层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用木槌捶打,打压成一片,再用石头等重物压,干燥后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在书写的一面要进行施胶处理,使墨水在书写时不会洇开。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导游穆哈穆德说,古埃及造纸比中国早3000年,我说,那是在编好的草席上作画。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从开罗坐了6小时的汽车,终于入住了红海边的“沙漠玫瑰度假酒店。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没想到,在沙漠上有如此漂亮的度假酒店。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暮色中,酒店后面的红海海滩。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天一亮,我们就乘游艇出海了。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海岸上,一座连一座的度假酒店。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红海三面皆是沙漠,干旱少雨,没有任何主要河流入海。水质出奇的纯净。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这么美丽的海,用什么颜色来形容呢?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风帆从船边飞驰而过。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透明的海水,近海岸地带阳光可直射到海底。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宜潜水的海域之一。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穿上救生衣,下海浮潜,看珊瑚,看小鱼去。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尝试一下海钓。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嘿,真钓上鱼来了!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这鱼还挺漂亮呢!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喂海鸥喽!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成群的海鸥追逐着游船。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这个光秃秃的小岛居然叫PARADISE——天堂岛。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登上天堂岛,沙滩上小憩一会儿,晒晒太阳。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凝望大海,冥冥中,眼前又浮现出一幅幅古埃及文明的画面,神庙、金字塔……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尼罗河奔流向海,从未停歇过,可是,创造这古老文明的民族呢? 这古老文明的传承呢......? 猛然想起老朋友王二的话:“骄败,奢亡。”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今天是中国的除夕,明天,大年初一的零点,我们将回到北京,旅友们围坐在一起,为咱中华5000年文明的延续不断,干杯!
 
尼罗河畔 <wbr>(八) <wbr>到红海逐浪
为欢度咱中华民族的春节,干杯!
                                                                                                 (八)完 .
 
         特别鸣谢部分照片提供者: 贺永方,关遐令,关缨,王大坚,张燕菊,王伊明,张楷文等旅友.
         特别鸣谢博文编辑:赵立文.
                                                                                                            全文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