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五)
沿河岸寻宝
雷耀东

游船靠岸了。清晨乘坐马车前往埃德夫神庙。
清脆的马蹄声中,这座埃及保存最完好的神庙渐行渐近,巨大的塔门迎面而来,那种无畏于天和地的雄壮气势震人心魄。

导游穆哈穆德笑称:埃德福神庙是座“仿古新建筑”,年龄不过2000多岁,而胡夫金字塔4600岁,卢克索4000岁,相比之下埃德夫神庙够年轻了。年轻?这可与中华的战国同一时期。

这座年轻的神庙对埃及的考古学有显赫的意义,一是它的规模仅次于卢克索神庙,为埃及第二大神庙。

其次,它是埃及保存最为完好的神庙,也是唯一留存有屋顶的神庙。整个工程的修建差不多跨越近200年。

在多个世纪里,它被结实地埋在尼罗河泛起的泥沙之下,直到1798年拿破仑远征军的到来,这座瑰丽辉煌的神庙才被发现。

神庙的塔门高36米,入口处两侧置有以黑色花岗岩雕成的荷鲁斯鹰神像。
 神庙里供奉着鹰头人身的天空之神荷露斯。

塔门墙身上刻着托勒密十二世在鹰首人身的荷鲁斯神及女神哈索尔面前打败敌人的故事。

神庙内的厅柱刻满了精美的浮雕。

这段深长的石阶下面是神庙通往尼罗河的下水道,尼罗河泛滥时,可以通过石阶测量河水的高度。古埃及文明从这下水道可略见一斑。
 游船继续航行,不久停靠科翁坡。船上就看到岸边的科翁坡神庙。
 科翁坡神庙和埃德夫神庙几乎同龄,也是2000多岁。
埃及其他的神庙都是一殿一神,唯独科翁坡神庙同时供奉着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因此又被称为双神殿。

科翁坡神庙以中轴线为对称,左右两个出口,两个中厅,两个廊柱厅,两个祭坛,分别供奉鹰和鳄鱼两个神。

鳄鱼神的浮雕镌刻在巨大的石柱上。

石壁上雕刻着鹰神图像。
神庙后墙的石壁上刻有手术刀等手术器械的壁画。两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掌握外科手术的方法。
 神庙中用古埃及法老时代的数字标注的太阳历。
 浮雕上所刻的产妇,蹲坐着分娩,古埃及人认为蹲坐是最佳的分娩方式。
 科翁坡神庙雄壮的大柱厅。
 历经两千多年仍不褪色的房顶壁画。
 屋顶壁画上色彩鲜艳、神态逼真的雄鹰形象。

古埃及的祭司对鳄鱼有着格外的敬重,当一位法老死去,祭司就会下令制作鳄鱼木乃伊。科翁坡神庙陈列的两千多年前制作的鳄鱼木乃伊。

夕阳下,与这雄美的建筑、辉煌的历史、璀璨的文明合个影。 (五)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