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国公主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9-09

古墓发现

  

陈国公主墓志铭

  1986年6月8日,由内蒙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发掘。此墓为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营建于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

  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随葬品共3227件,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充分反映了契丹大贵族的豪华奢侈和墓主人的显赫地位。从另一个侧面则反映出辽代中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兴盛。

  奈曼旗青龙山公主附马合葬墓里出土的一盒墓志铭,是迄今为止在哲盟发掘众多的辽墓中唯一出土的墓志。墓志用绿色砂岩携刻,志石与志盖均为正方形,边长89,5厘米,通高28厘米,4个斜面上线刻有12个大致相同的人物,头顶着十二生肖,中央阴刻篆书“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志石厚12厘米,楷书志文书法工整,字迹完好。它的出土,补充了《辽史》记载中的不足之自,开拓了辽史研究的新课题,为考据辽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契丹文化奇迹”

  “陈国公主墓”是我国当年首次发现的、未经盗扰的辽代皇族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将近2000件。黄色的金、白色的银、红色的琥珀、洁白的玉,琳琅满目的珍宝布满了墓室,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被称为解读神秘契丹文化的奇迹。

  “你们想像不到有多漂亮!”说起当年亲历该墓发掘工作,现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依然很激动。据他回忆,当考古专家走进这座因当地修水库才被发现的千年古墓,看到的是历经千年岁月却不褪色的巨幅壁画,展现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随后,人们看到了平卧于棺面的公主与驸马,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覆盖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尤其是躺在驸马左 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的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这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契丹贵族承袭了唐代厚葬的习俗。”

琥珀璎珞

  琥珀璎珞:璎珞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项饰,是其信奉佛教并将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饰物

琥珀璎珞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样崇尚琥珀。琥珀的流行也许与契丹人尚佛相关,因为佛教认为水晶代表佛骨,而琥珀代表佛血。该璎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琥珀饰件,其外串264件,由5小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内串69件,由60颗琥珀珠和9件圆雕、浮雕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组成。琥珀浮雕饰件纹样主要为龙纹,图案抽象而富于动感。

化蛹成蝶

   蚕蛹形琥珀佩饰:蚕一生四变,引发了古人对 天与地、生与死等人生问题的联想与思索:

蚕蛹形琥珀
卵被视为生命的源头,孵化成幼虫似生命的诞生,几眠几起犹如生命的几个阶段,蛹被看作是原生命的死亡,而蛹的 化蛾飞翔,则是其所追寻的死后灵魂的去向。陈国公主墓中随葬蚕蛹形佩饰说明契丹人深受 汉文化 生死观的影响。经研究其原料来源于遥远的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