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之旅|穿越德式建筑 漫步青岛名人故居

 绍宜 2017-09-09


  穿越德式建筑,探寻老城的故事。

  昨天,带大家走了一条有颜值有内涵的老城文艺之路。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条名人故居路线,不看不知道,咱青岛还有这么多名人住过呢,你知道几个?快来看看吧!分别是: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闻一多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沈从文故居。


  青岛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是唯一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原为德国总督初来青岛市的宅第,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时购得此宅。因为清末代皇帝溥仪曾赠康有为堂名“天游堂”,故康将此宅取名为“天游园”。

  康有为虽然没有定居青岛,但每年都来此住一个时期,直至1927年病逝。馆内有介绍康有为生平及戊戌变法的历史照片、文献和实物,还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研究康有为的专著和文章。

  地址: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开放时间:8:30-17:00

  门票:无

  建议参观时间:1小时

  公交:乘坐6路、26路、202路、214路、223路、228路至鲁迅公园站

  文艺指数:★★★★★

  环境指数:★★★★

  寻找难度:★★

  闻一多故居位于青岛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东北角,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两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呈四面坡状。1930年8月,他应聘来青岛执教,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初居于登州路,因房间光线不好,又移居文登路一座海滨别墅,因大海近在咫尺,夜晚涛声大作,难以入睡,1931年将家眷送回家乡,只身搬进校内一座原德人俾斯麦兵营中的军官营房。

  在青岛大学,他讲授《名著选读》、《文学史》、《唐诗》、《英国诗歌》等课程,可以说学贯中西,融会古今。他的书房里四壁图书,他埋首古籍之中。已许多年不写诗的闻一多,在青岛期间写了一首新诗《奇迹》,被称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一九三二年夏,闻一多离开青岛。

  地址: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

  门票:免费

  建议参观时间:30分钟

  公交:乘坐1路,25路,220路,225路,307路

  文艺指数:★★★

  环境指数:★★★

  寻找难度:★★

  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老舍故居内,是中国第一个以文学专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与富华显赫的“天游园”相比,“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故居则显得朴实低调。

  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此。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就有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自此,《骆驼祥子》从青岛走向世界,是现在文学作品中被译成各种外文版本最多的一部,为全球各地的读者所喜爱。

  地址:市南区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内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

  每周一闭馆(除春节外,其他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

  门票:免费

  建议参观时间:30分钟

  公交:乘坐1、25、307、411路至大学路站;乘坐地铁3号线至人民会堂站B出口

  文艺指数:★★★★★

  环境指数:★★★★

  寻找难度:★★★

  沈从文故居是一栋依山面海的欧式建筑,是当年国立青岛大学为单身教师在小鱼山麓建的“山中宿舍”。这里地势很高,推开窗扉,面前便展现出葱郁的汇泉和碧波荡漾的汇泉湾。福山路路口第一幢,典型的深宅大院,缓缓的坡道上矗立着,散发这淡淡的文艺气息。沈从文曾如此形容:“这里海天那么宽阔,就觉得身心舒适,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

  沈从文在青岛期间写了大量作品。他去崂山九水见到清纯少女,联想到家乡湘西少女,便构思酝酿了一篇小说,就是代表作《边城》。

  地址:市南区福山路3号

  门票:免费

  建议参观时间:0.5小时

  公交:乘坐220至齐河路站

  文艺指数:★★★★

  环境指数:★★

  寻找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