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的暑假里八成孩子上“班”, 六成家长听“课”!

 家有学子 2017-09-09

暑假刚刚结束,新学期开始,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似乎从假期到开学,并不需要过渡时间,为啥呢?因为他们暑假也一直没有停止学习!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谁抢走了孩子们的暑假”“高管妈妈月薪3万,却无力负担孩子的暑假”等新闻引发社会热议,折射出家长的各种焦虑。近日,某教育机构推出2017暑期家庭教育调研报告,本次调研涉及全国31个地区,共收集问卷6312份,其中有效样本5711份,从暑期家庭教育的选择方向、平均支出和亲子互动等角度,呈现家长和学生暑假的真实状态,揭示了80、90后父母的选择、困惑和家庭教育需求。

暑假已经结束,寒假还会远吗?在暑期规划上,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参加什么活动?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啥?哪个地区的暑假消费多,哪个地区消费少呢?今天,您不妨和小编一起来给这些问题找答案,或许会给自己以及孩子,带来一点启示!

选择:课外班仍“热”夏令营变“冷”

 

调查数据显示,在暑假活动的规划上,93.57%的家长为孩子做了具体安排。其中,“报课外班”仍占首位,外出旅行成为第二选择,而几年前火爆的夏令营成为选择率最低的项目。

有媒体曾报道,杭州的一位妈妈说: “女儿开学读五年级。暑假报了三个班:舞蹈、英语和素描,一天排满。舞蹈和画画各学了四年,舞蹈正在准备考七级,画画也从儿童画升级到素描,都是孩子喜欢的,所以坚持下来。女儿英语成绩一般,暑期补一补。”

在家长中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家长们都担心,如果暑假不加点油,开学孩子和班上同学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大,“女儿在少年宫学舞蹈,还在其他培训机构上数学、英语班,趁着暑假肯定要补一补薄弱环节,再把优势加强。”一位爸爸说。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9%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报课外班”。其中,学龄前孩子的家长中超过70%选择该选项,而K12(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的家长中超过80%,高于平均水平。

外出旅行成为家长们的次选,其中小学生家长占72.96%,学龄前儿童与初中生的家长群体中,也有超过65%选择了陪孩子外出旅行。

几年前火爆市场的夏令营,今年暑假却“变冷”“垫底”。有家长表示与近年来夏令营质量参差不齐有关,而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的批量出现,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家庭外出旅行的需求。

43.8%的家长选择为孩子安排观看文艺演出或展览,北京、上海的比例接近60%,而福建、重庆等地的比例只有30%。这与2015年3月文化部发布的《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的“我国专业剧场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特征”相符合。

专家说: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专家)  

假期的本质含义,是让学生过一种不同于学校与家庭的生活。孩子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来开阔视野,了解真实的社会,增加生活经验。所以,全世界创造的假期教育经验,就是让孩子过一种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新生活,让假期成为个性化发展的天堂。

无论是旅行、游学还是夏令营,都是提供一个脱离学校、暂别家庭的机会,真正锻炼孩子面对生活和困难的能力,让孩子有不同历练,让他们结束假期回归学校有更长足的发展。

暑假盲目地报各种补习班,把孩子的假期变成“第三个学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反而扭曲了假期的意义,有可能助长孩子的厌学情绪。

儿童时代孩子最需要伙伴,也最需要体验夏令营的生活。一个好的夏令营就像夜空里的一道闪电,让孩子突然之间看清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也会像头脑风暴,给孩子很多奇迹以及意想不到的机会。虽然我国目前的很多夏令营还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的期望,但如何让孩子过一种不同于学校与家庭,又适应孩子需要的暑期生活,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假期安排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协商。

困惑:赋能是首选补课是主流

孩子们在暑假里奔波于各个辅导班赶场,家长的日子也不好过,跟着花费时间、精力不说,这钱花得也如流水一般,刚刚过去的暑假,“一位高管妈妈月薪3万,却无力负担孩子的暑假”的新闻就曾引起舆论的热议。既然大人孩子都辛苦,那么为什么家长还要给孩子报这么多的课外班呢?

参加本次调查的家长,无论孩子就读于哪个年级,均以“赋能”或“开阔眼界”作为假期活动安排的首要目的。即使是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生,“赋能”仍是家长首选目的,第二位的选择才是“提分”。但同时,无论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选择以放松休息为目的的家长比例都很低。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错位是,即便大多数家长宣称以“赋能”为目标,但仍有77.85%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报课外班,初中生家长中这一比例达到86.34%。79.73%的高中生家长为孩子报了文化课辅导班,而报兴趣班与考证、考级班的比例只有16.4%与5%。

与此相关的一个选项是“家长对孩子在暑假期间自律情况满意度”,40.2%的家长给自己孩子打3分,37.1%的家长打4分,10.5%的家长打了5分,而打分小于3分的家长只占12.2%,全国平均分为3.42分,可见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暑假期间的自律情况基本满意。其中,打分最高的是初中生家长,最低的是大学与学前阶段的家长。

专家说: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讲文明、有礼貌,团结合作,性格开朗,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他们这种开朗、乐观的性格,是战胜应试教育挫折、自我疗伤的“秘密武器”,并将带给他们一生的好运,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喜爱户外活动、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重视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父母,会充分利用暑假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引导孩子热爱户外活动。比如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学会骑自行车、游泳和轮滑,前两者尤其是孩子能够终身享用的生存技能,意义非同寻常。

假期还是孩子大量阅读的好时光,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身成长。当孩子形成了自己的阅读爱好,发展出自己特定的趣味取向,具备主动汲取精神营养的能力时,就意味着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多半。

可喜:家长重视陪伴孩子重视自身成长

孩子们上课辛苦,家长们也没有闲着。在暑假中,这样一幕幕的场景,可以说是很普遍了,家长们也和孩子一起“上课”。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