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见证历史(6-23)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gddx02302 2017-09-09
存意 2017-09-09 09:30

接上文《收藏见证历史》(6-22)

春秋中期以后,江淮以南地区,逐步形成两个文化圈,一个是以楚国、曾国为中心的楚地文化圈;一个是以吴国、越国为中心的吴越文化圈。两个文化圈内主要国家,各自为敌;两个文化圈之间同样争斗不止;楚国、吴国、越国更是先后称霸中原,与周王室及中原各主要诸侯国交往频繁,霸主楚庄王问鼎中原的传说,更是生动体现了春秋晚期各地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趋向性和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的个性。

战国早中期,楚国灭曾,又击败了吴越争霸的胜者越国,一统江淮以南地区,继而通过文化的大融合,完善了极富特色的楚文化,并影响后期汉代300年,而楚文化的融合形成,更多体现的是艺术风格的创新,文化内涵,无论是楚地的传统文化,吴越系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包括江淮之间的群舒文化,东夷文化等,基本一致,都是属于典型的祭祀文化,基础是对生与死的相同认知,是共同世界观的体现。

祭祀文化最丰富的艺术体现仍然是青铜祭祀礼器。最早的楚地青铜礼器被发现记载于《史记》中,铭文为“楚武王”的鼎,出于武王墓中,此器后已遗失。宋代吕大临《考古图》中也记载多件铭文含“楚公”或“楚王”的钟、镈等,清晚民国时期著作中也有二十多件各式楚国青铜器,不见于记载的,应该更众,由此也可见春秋楚国青铜器之丰富。同地区曾国器物,在北宋时期就有“曾侯”铭文的钟被发现,1933年,在安徽寿县楚幽王墓中,还发现铭文含”曾姬“的壶等。

春秋楚地文化,青铜鼎仍然是青铜器中的最重要者,且同中原文化,鼎种类较多,实用性明显,而表现艺术风格丰富。

收藏见证历史(6-23)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克黄鼎,春秋中期,河南淅川和尚岭一号墓出土,高46,口径26公分。

此器器型有两大非常明显的特点

1)长方形立耳外撇,似飞翔的翅膀。这类设计不是实用性的体现,而表现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情趣,这种设计在后期,包括战国楚器中常见。另一种异曲同工的设计是三足变细,大角度外撇,但仅多见于春秋晚期,再后期很少有那么大角度的足外撇形态。

2)腹微鼓下垂,平底。西周晚期及之后,中原地区少见平底鼎,而在春秋的楚地,较多出现。

此器纹饰具为传统的春秋时期的主题纹饰,简化龙纹(龙体符号)为主,辅之以兽,部分器上有凤。

收藏见证历史(6-23)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王子午鼎,春秋晚期,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高68,口径66公分。

此鼎制器者为楚庄王之子子庚,为楚康王时期的令尹。令尹为楚国最高官衔,地位仅次于楚王。子庚墓中同出的玉器也极其精彩,可参看《收藏见证历史》(6-16~19)。

王子午鼎的器型和上图器克黄鼎特点类似,长方形立耳外撇,平底,不同之处在于器身部的变化,方唇,颈内收靠下,环状鼓腹。三兽足的底部表现夸张。此器有盖。

这件鼎的装饰极其豪华,器颈腹部六只高浮雕龙,口衔器沿,尾上翘,龙角布满龙纹,造型极复杂且动感十足,起扉棱的作用。腹部饰龙鳞纹,其他各处饰满各种交龙纹,密不透分。

此器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鼎精品之作。

收藏见证历史(6-23)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邓公秉鼎,春秋中期,湖北襄阳山湾出土,高26.6,口径21.4公分

此类器型为楚国多见类型,小辅耳,圆腹球底,三兽足。盖上的圆形镂空捉手广泛使用在这类鼎盖上。

器身饰条状连续解体龙纹。

收藏见证历史(6-23)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曾侯仲子父鼎,春秋早期,湖北京山出土,高15.5,口径27公分

此器为曾国青铜器,其器型与中原同期常见鼎类似,折沿,辅耳,浅腹,圆底,兽足;纹饰同样类同,饰一圈交尾简化龙纹。

此式鼎同出九件!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西周各级贵族墓或者窖藏,很少有明确成组的多件同式鼎出土,这类所谓的代表身份地位的同式样牢鼎大多出现在春秋及战国时期,而这个时期又被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周礼》的阐述从玉的六瑞到青铜礼制,都让考古工作者们实在犯难,历史文化之谜待解。

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鉴赏吴越青铜鼎。

随时收看原创历史文化收藏系列文章,请关注作者”存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