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明岛上最大的古建筑群是哪里?

 憨痴呆 2017-09-10
 
 

崇明岛上最大的古建筑群,毫无疑问是学宫。

作为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成陆至今只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这里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处,由于水面变宽、水速平缓,非常有利于泥沙淤积。最初露出水面的只是两座小沙洲,唐神龙元年(705)沙洲建镇,并以高出水面且平坦宽阔之意得名“崇明”。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来自江苏句容,这是唐万岁通天元年(696)的事情,比建镇时间还早九年。当时句容施、黄、顾等六姓渔民前来西沙谋生,然后才带动了更多句容人迁至岛上。经过数百年的泥沙淤积,这些沙洲已经发展到六十个之多,最终逐渐会合在一起,演变今日崇明岛的模样。长江口潮水的无情涨落,也让岛上的城池经历了六建五迁的动荡历史,这里先后归宋通州、元扬州路、明苏州府、太沧州、民国江苏南通和松江管辖,直到1958年才成为上海直辖市的一部分。2016年,崇明撤县设区,上海最后一个县从此成为历史。

有城池的地方自然不会少了孔庙。元泰定四年(1327),岛上建起了专门的祭孔场所,同时也成为官办的地方学府,这便是今日崇明学宫的前身。不过“潮汐之冲坍,风雨之剥蚀”令崇明学宫屡建屡圮,仅明天启二年至清同治八年期间就有多达十四次重修,直到清光绪十七年(1891)南门海塘护坡工程建成,崇明学宫乃至崇明县城才真正过上了安稳日子。民国建立以后,崇明学宫内开办学校,后来被强占为日军兵营,导致部分建筑不幸毁于战火。解放后,学宫先后作为校舍、宿舍、办公用房。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继而撤出占用单位,恢复原有形制,实现了修旧如旧。1995年,崇明学宫进行扩建,成为上海市占地面积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形成了文庙、儒学和瀛洲书院三个纵向主轴。文庙为学宫建筑群的核心,由南至北依次为东西牌坊、棂星门、登云桥、泮池、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尊经阁和崇圣祠。瀛洲书院位于主轴西侧,东侧的学宫则包含儒学署大门、仪门、明伦堂、学海堂等。1999年,崇明县博物馆利用学宫建筑布展开放,博物馆内常设“崇明岛史与古船”和“崇明民俗”两大展览,其中“崇明岛史与古船”陈列设于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崇明民俗”陈列设于尊经阁和崇圣祠,另有明伦堂作为临时展厅使用,此外还设有碑廊,展出大量反映崇明历史的碑刻文物。


【中轴线——文庙建筑群】

【东轴线——儒学建筑群】

【“崇明岛史与古船”陈列】

【“崇明民俗”陈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