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幕后的故事】妈妈的味道一生忘不了

 凤凰湖畔 2017-09-10

妈妈的味道 来自黄冈日报 04:04

歌词《妈妈的味道》创作手记

陈训金


    7月13日上午,我正在市政协参加一个会议,突然接到市音协秘书长、黄冈师院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丁永钢的电话:我市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节目总导演郭光俊同志有个新创意——想在竞演节目“城市味道”环节,创作一首体现黄冈元素的原生态歌曲,并配以情景表演和现场制作,将黄冈特色美食的“城市味道”呈现给录制现场的评委和观众,歌曲定名为《妈妈的味道》,希望我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歌词创作任务。


    说实在话,对很多人而言,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对我来说,这个命题作文来得太突然,且时间紧责任大,还要把吊锅、老米酒、雪花糕、东坡肉、鱼面等黄冈美食融入其中,难度不小,我心里感到压力很大,担心自己完成不好任务,影响黄冈竞演大局,有负领导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待。


    歌词讲究凝练朴实、好上口、易传唱。创作歌词看似简单,只有那么寥寥几句,其实要写成一首好作品也并非易事,需要有激情,找准切入点,选好韵脚,须缜密构思,反复斟酌,才可完成。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应急之作,根本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更需要灵感迸发。


    我深知能有机会在央视舞台上为宣传黄冈贡献一份力量,既是市领导对文联人的一种信任与厚爱,更是文艺工作者的应有之情、应尽之责。文联人应该珍惜机遇,勇于担当,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于是,我立即用手机点开百度,搜寻“味道”二字的含义,并开始构思……


    中午下班回家,吃罢午饭,打开卧室空调,躺在床上闭目静思,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睡梦中,童年生活的一幕幕像过电影画面一样:有妈妈在后山上辛勤劳作的身影,有门口池塘水中映出妈妈的慈祥笑容,在脑海中浮现;还有妈妈乳汁的甘甜、妈妈用瓦罐在土灶里煨的墨鱼排骨汤的香味儿也扑鼻而来……


    可我的妈妈早已去了另一个世界,我虽走遍南北西东,吃过八方菜,尝过百家肴,最难忘的还是妈妈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异域他乡的菜肴再好,总觉得没有妈妈做的饭菜可口贴心,长长的鱼面总会勾起我对妈妈的深深思念。妈妈不仅赐予我生命、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还以淳朴良善的好家风教育我成长。


    猛然间,我仿佛领悟到“妈妈味道”的真正涵义:妈妈的味道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养育之恩;妈妈的味道凝聚着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妈妈的味道一生忘不了,妈妈的味道永远是最好!


    正当我沉湎在对妈妈味道的怀想之时,手机提醒起床上班的闹铃响了,我赶到办公室,一口气将《妈妈的味道》草就并打印出来,征求文联同事们的修改意见,集思广益,再三雕琢,终于在下班之前交了稿:


吃遍八方菜,尝过百家肴,

最难忘还是妈妈的味道。

山坡上有妈妈的气息,
水里有妈妈的微笑。
长长的鱼面把思念缠绕,

还有我最爱吃的雪花糕。

吊锅盛满全家的幸福,

蔸子红火天天烧!


吃遍八方菜,尝过百家肴,

最难忘还是妈妈的味道。

摇篮里有妈妈的乳香,
梦中有妈妈的歌谣。

美美的东坡肉四海称道,

甜甜的老米酒大别香飘。

山歌饱含乡亲的快乐,

芝麻开花节节高!


妈妈的味道最贴心,

妈妈的味道最奇妙;

妈妈的味道一生忘不了,

妈妈的味道永远是最好!


    走出文兴阁,漫步在遗爱湖畔的湖心路上,我的心仍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之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高兴的是,我已尽力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妈妈味道的理解;忐忑的是,不知导演对歌词是否满意,更不知在央视录制现场的演出效果是否能打动评委和观众……直到7月25日,黄冈战队从北京传回佳讯:录制现场在演绎“妈妈的味道”这一环节时,刘美频市长眼噙泪水,情不自禁地与现场观众共同回味家乡的记忆、妈妈的味道,一首《妈妈的味道》赢得了评委嘉宾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全场为之动容、为之沸腾!嘉宾在点评中说:“《妈妈的味道》真正体现了黄冈特色,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味道!”闻之,我的心里顿时如释重负,为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到了共鸣而感到无比欣慰,为自己能为黄冈增添一份 “魅力”而感到自豪!是啊,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让我们再次吟唱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温馨的歌:“妈妈的味道一生忘不了,妈妈的味道永远是最好……”


(2017年9月4日夜于黄州弄墨居)



思念



歌词《妈妈的味道》创作手记

丁永钢

7月2日上午接市“文广新”局童局长电话让我赶紧赶到局会议室开会,去后便知原来是黄冈市将组织竞演团队于7月25日赴京参加与鹰潭市的竞演PK,领导决定由我担任城市名片板块的作曲与音乐总监工作。在张文桥导演的安排下,我先后创作了《花挑迎亲》、《岳家拳歌》和《大别山上杜鹃红》并由麻城东路花鼓戏剧院、武穴岳飞武校等单位的100多名演员在德尔福遗爱湖大酒店紧张排练。


7月12日,节目总导演郭光俊跟我表达了他对第二环节“城市味道”板块节目的担心,并询问我可否创作一首以母亲做的菜为题材的歌曲在“城市味道”环节演唱,我马上将这个意见转达给词作家黄冈市文联主席陈训金先生,没想到这个想法与陈主席一拍即合。


第二天也就是7月13日下午5点,陈主席将一首《妈妈的味道》的歌词发到我的QQ上,并留言:“匆匆草就,你看怎样?”。当我看到“吃过八方菜,尝过百家肴,最难忘的是妈妈的味道”这句歌词时,我的思绪马上回到了二三十年前我的童年时光。


我生在麻城市张家畈镇大别山区,我小时候父亲体弱多病,全家的生计全靠母亲来操持,生活极其艰难。那时一个月才能勉强吃一次肉。平时吃的最多的菜肴就是母亲腌制的盐(咸)豇豆、盐(咸)菜、腐乳、麦酱等,只有到重大节日才能吃到肉糕、玉面、东坡肉、雪花糕、、、、我参加工作至今可谓是“吃过八方菜,尝过百家肴”,但每次回麻城老家吃母亲做的菜仍然是那么回味无穷,“最难忘的还是妈妈的味道”!


7月13日晚上,我丢下所有的工作,一遍一遍抑扬顿挫地朗读歌词,特别是歌词的第一句“吃过八方菜,尝过百家肴”。一首歌曲的主题句至关重要,要为歌曲创作一个很有黄冈地域特色的主题句,必须使用黄冈本地的民间音乐素材,最后我发现浠水民歌《这是红四军》的第一句旋律作为歌曲《妈妈的味道》的主题句再好不过了,这个主题简单明快,音头反复,上句落“商”下句落“徵”具有典型的鄂东民歌特点。


为了使歌曲更加有亲和力,我将主歌部分用“商”调式来写,而副歌(高潮)部分则是将主题句上移四度进行移位重复,调式色彩转向了“羽”调式,整首歌曲呈现的是“商”、“羽”交替的色彩变化。主歌、副歌采用相同材料在不同音高上呈现,体现了“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对立统一作曲原则。主题句简单、易记并多次在不同音高上重复,让歌曲很容易传唱。


当天晚上23点57分,歌曲的初稿诞生。我很兴奋,当晚久久不能入眠,满脑海想的都是小时候妈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菜肴。音乐写好后,郭导演赶紧将乐谱发给我省知名的音乐制作人万江峰老师,让他赶紧编曲录制,当乐谱送达万老师处时,他很快在我的微信上留言说他非常喜欢这首歌并预言这首歌到时将很出彩,他的留言让我对歌曲更加有信心了!


7月25日,廊坊大影厂央视拍摄基地正式录制“魅力中国城”黄冈VS鹰潭的竞演,在第二环节“城市味道”中,歌曲《妈妈的味道》赢得了刘美频市长和现场几乎所有观众的泪水!这一环节黄冈的票数以绝对优势领先于鹰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