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穆柯寨子那三年

 紫藤阁上校 2017-09-10

 

穆柯寨子那三年

 

据杂闻史相传,在秦岭山脉北麓的骊山东塬,有一个美丽的村落,名曰:“穆柯寨”。据说这个穆柯寨子就是大宋年间,大破“天门阵”而名扬天下的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出生地,虽然乡村史没有文物古迹予以考证,但千古流传下来的传闻总不能空穴来风、随心所的杜撰吧!

列宁说过:世界没有无缘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故的恨。一个能眷恋某个地方,喜欢谈论那个地方的风土,喜写那个地方曾经的故事,不会是没缘由的,因为那个地方和他总有那么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了曾经的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他的生命长河中,总有一部分是属于他那里的,熟悉那里的山梁沟壑,洼地城池,还有那漫山遍的花草树木,风土,有着撕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不然是不会有那么深厚感觉的。

我喜欢穆柯寨,感情上以穆柯寨自居,是因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蹉跎岁月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记得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一场大规模的计划生育风暴刮起不久,加入超生游击队的我,为逃避政策的惩戒,放弃城区工作,钻政策的空档,悄然地来到穆柯寨,投奔老同学,穆柯山大王王武厚。在那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一呆就是三年,三年的光景,三年的岁月,三年的相处,总有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生感喟。

感谢穆柯寨,感谢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林木这里的土地,还有那比亲人还要亲切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刻所有帮助过我的同事和村民……

记得八六年十一月份,山下的草原还是秋天,山里的冬天却早早地来临,难忘的那一天,在那个孩子即将失去亲人,我将失去家庭的关键时刻,是朋友出手援助,是同事倾心相帮,用担架抬着我的夫人,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奔走几十里,抬着担架,站在马额去省城的公车过道颠簸四十里,下车后从县城北十字路口又徒步疾走四五里到区妇幼保健医院,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他们,用热忱和诚挚挽救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亲人,挽救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深静,闲暇无事或者有提及穆柯寨子,我的思绪即刻就会故地重游,记忆如久蕴的醇酒,在重复之中往复的酝酿,愈酿愈醇,抹不去那个寒冷的冬天,抹不去那个抑郁而令胆战心惊的子,抹不掉那些熟悉的、忱的面孔,抹不去那些记忆犹新的往事。

穆寨中学曾经的同事:王武厚,王秉忠,李安牢,邢生文,姚文孝,段志军,刘金发,还有烧师傅姚文文,这些永远也忘记不了的。

常说: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时的我,懵憧的什么也不懂,时过境迁,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感悟的加深,脑海深处时常滋生出愧疚来,在这里向老朋友们道歉,说一声对不起,你们是我今生的朋友,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没有你们当时倾心相帮,没有你们当的不辞劳苦,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之家。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诚心待人的老校长马云旭,不会忘记醇厚朴实的老主任田平安,好心肠的武厚夫刘小莉,还有那么多好心人……

穆柯寨子那三年,三年的光阴似箭,三年的时间太短,穆柯寨与我的生命紧紧相连,忘记东南西北,也不会忘记曾经沧海的恩情。

伫立于穆柯顶,凝望太阳升起的东方,悠悠淡淡的白云下,炊烟袅袅,霞光缭绕,轻拂的微风中吮吸着来自天地高端的润泽,寂静中感觉清明的世界多么美好,愿曾经的朋友幸福,愿你们子越过越好!

【全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