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川深坡:一个古老驿站的身影

 紫藤阁上校 2017-09-10

富川深坡:一个古老驿站的身影

巍巍都庞,连连萌渚,横亘在湘南桂北之间,广袤的低谷丘陵、盆地星罗棋布。自秦汉以来,一条北联潇水、南结贺江的青石小径,宛如游龙,蜿蜒穿行这一岭南峡谷,成为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要道,这就是悠悠潇贺古道。如果说数百里潇贺古道是一条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廊,那么曾经的众多驿站无疑是令人发思古幽情的姨帖帖老照片。深坡村,就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其中之一。

 车出富阳城,北行三十里,在一片阡陌纵横的沃野田畴上,于两座古木葱郁的石山间,静静地着一个屋舍俨然、居民稠密的村寨,这就是深坡村,当地人仍习惯称为“深波街”,曾经的潇贺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入深波,馥郁古风朴面而来:四通八达的石板街,皆为坚实厚重的大条石铺成,平整光滑、泛着幽幽青光。其中从东往西纵贯全村的主街,长达数里,尤为宽直;一条清澈曲绕的小溪,仿佛天造地作,与之相依相伴,淌过了宋元,流过了明清,润泽着一代代世居黎庶。一条古韵犹存的石板街两傍,紧挨并立着一幢幢有湘桂地方风格明清建筑,高昂清峻的马头泥,飘逸凌空的龙凤檐,精雕细的花卉兽图饰门窗,因风雨剥蚀而斑驳陆离的高土厚壁,风朴雄奇的大小门楼,气象严肃的祠堂书屋,高悬门楣的“进士”牌匾,孓立风中的古道长亭……无不诉说着这个驿站往昔的荣耀与光华。

徜徉在这幽静悠长的石板街,抚摸着薰暗欲朽的门栅窗棂,端详着门头上隐约可见的铺号,我不禁深深沉浸在对这驿站的追根溯源中,在村头宗祠前,年过花甲的蒋名源老人翻着一本厚厚的已经泛黄的线装族谱,不紧不慢地告诉我深坡立寨的来由:南宋末年,在桂林府任通判的湖南江华人蒋雷发,告仕还乡时途经富川,路过今深坡一带时,见到此地奇峰耸立,拥绿抱翠,处处凝聚着清逸,处处凝聚着清逸韶秀的灵气,不禁暗暗称奇,便携妻带儿从陀江镇华坡村(亦名花街)举家迁居,子子孙孙在此繁衍生息,艰辛开拓,渐建成深坡古寨。此后,蒋氏族人属守祖宗读书耕田的家训,承重教习文的风习,数百年来科甲绵延,人才辈出,考中进士举人,庠生贡监无数,出仕为官者众多。明清时期,潇贺古道地位日显,商贾贸易往来繁盛,作为楚水陆交接点之一的深坡驿站,迎来了盛发时期,这里终日车水马龙,,往来过客比肩相摩,广商巨贾在这里补充给养后,又继续走南闯北,挑夫走贩在这里喝口水歇歇脚后又迎着苍茫夕阳赶路……驿站逐渐演变成一个闻名迩的圩集。客栈、商铺林立,深坡人在此经商发达者不在少数,一时声名远播。进入民国时期,各省纷纷大举兴建公路,1936年,富阳至麦岭通永州的公路竣工通车,随着现代运输业的兴起,潇贺古道渐行渐远, 淡出了历史舞台。深坡,这颗古道明珠的风采日暗,繁闹景象渐成追忆。

如今,走在深坡街,每个门口似乎都在讲述过去的故事,老人在屋檐下与世无争地打着麻将,老猫懒洋洋地趴在门角闭目养神,小狗摇着尾巴四处游荡……这是一个闲适宜居住的村寨,一个曾经繁华热闹过的驿站。

有兴趣,你不妨到深坡走一走。

富川的深坡街<图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