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涂鸦吧 2017-09-10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文字 ·一种文化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电子邮件取代了书信,博客取代了日记,键盘输入取代了传承千年的汉字书写, 中国人千百年来浸淫其中的方块字,逐渐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我们写汉字,与拼写字母的感受完全不同,这种感受来自文化传统的影响。

远离纸笔的我们该向何处寻回那气象万千,意蕴无穷的手写之美!?造字者的良苦用心,文字中的人生真谛还有几人能懂!?

文字·一种创造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文字·一种历史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文字·一种历史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文字里的生活史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时,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与古人比较,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知要丰富多少,普遍有衣穿有饭吃,不少人还达到了小康,有的甚至大富大贵。而很多人却是整日愁眉苦脸,一脸的不快乐。

这是因为我们的满足已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饭吃,有更多的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烦恼,幸福,不是拥有了,而是满足。

文字里的精神史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一个“走”字底和一个首要的“首”字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毅力很重要,坚持很重要,机会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迈开脚去走,不去行动,这一切都等于零。

文字里的心灵史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什么人才会“怕”和恐惧?就是那些内“心”一片空“白”的人,即内心空虚之人。

那么怎样才不会害怕、不会恐惧?当他懂得不断地用学习、工作、事业、理想、信念和爱来填充自己的内心,去驱走内心的空虚,让自己充实起来,自然也就不会怕、不会恐惧了。

文化传承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看看“海”字的写法:“海”,来自“每”一滴“水”。是一滴又一滴的水,汇聚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成就人生的大海,也要从“一滴水”又“一滴水”般的小事开始,做好了那些小事,才能成就人生的伟大。

反过来说,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可以包容含藏“每”一滴“水”。如果是一个小水洼,能容的水就有限。这就是“有容乃大”。

文化品味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赢”字由亡、口、月、贝、凡五部分组成,这就是人生赢家必备的五种素质和能力——亡,危机意识;口,沟通能力;月,时间观念;贝,取财有道(贝壳是最古老的货币之一);凡,平常心态。具备了这五种素质和能力,再加之努力奋斗,定会走向成功,成为人生赢家。

唉!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汉字不仅仅是表达的载体,更是一种有内涵,有审美的客体,作为中国人,你从来没觉得识字有多大问题,但人们都忽视了另外一些潜在的问题,汉字音、形、义相结合的特性,即使通过键盘快速输入达到交流目的,但汉语的精神和美感会越来越少。

人们经常会有汉字危机的感觉是因为过去汉字很纯粹,使用汉字运用汉语的人都是用它来写作,创作书法艺术。而今天,大部分人使用汉字是用来交流,毫无文采韵味可言。

古人敬畏汉字,“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让你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们提笔忘字,火星文满天飞,可有时想表达什么,找一个合适的字眼,比在陌生的街区找路还难。曾经写一手漂亮字是长脸的技能,如今,当不少人写不出“尴尬”二字时,国人的书写能力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网络时代,是进步,是发展,但决不能建立在对汉字的集体失守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