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脐带时宝宝疼不疼?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郝汉生 2017-09-10

当宝宝从妈妈体内娩出后,助产士会做一件很神圣、重要的事:剪脐带。脐带剪断后,意味着宝宝正式脱离母体,从此,开始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

对于剪脐带的时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晚2分钟剪脐带更利于宝宝健康!那么,这种说法靠谱吗?剪脐带时,宝宝会感觉到痛吗?家长该如何护理宝宝的脐带?今天,我跟大家聊聊“脐带“这个话题。

晚2分钟剪脐带,宝宝更健康?

有种说法:晚2分钟剪脐带的宝宝不易贫血,而且患白血病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这种观点认为,宝宝降生以后,还会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不过在脱离母体内的压力环境后,宝宝会变成一个强有力的”负压容器“,会吸走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如果晚2分钟剪脐带,可以让血液中的铁元素以及造血干细胞更多地流向孩子,能减少宝宝贫血以及患白血病等重病的风险。但如果在宝宝出生后立马结扎并剪断脐带,会让这部分血液留在胎盘和脐带中,实属浪费。

说起来似乎头头是道呢,不过有不少专家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晚两分钟剪脐带,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患病风险:

1、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

因为有羊水的存在,在还没出生前,宝宝居住的房子(子宫)是恒温环境。在出生后,随着羊水的涌出、散热,宝宝的体温只能靠自己来调节,但由于他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是很完善,需要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如果为了晚剪脐带而让新生儿在产床上待很长时间,长时间的寒冷刺激可导致脑损伤。

2、易引发红细胞增多症和高胆红素血症

如果晚剪脐带,会让过多的脐带血进入孩子体内,使孩子的心脏承受较大负荷,还有可能引发红细胞增多症和高胆红素血症。

到底应该何时给宝宝剪脐带呢?我国现行的《助产技术管理规范》中规定:等胎儿从母体娩出后,如果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可在宝宝出生后一分钟左右断脐。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是,让宝宝出生后立刻跟妈妈接触并适当延长剪脐带的时间,但一般不超过2分钟。

剪脐带时,宝宝疼吗?

很多妈妈会非常好奇:剪脐带时,宝宝会感到疼吗?宝宝一出生就哇哇大哭,是不是疼哭的呢?

其实并不是的。因为疼痛是由痛觉神经传导给大脑,大脑接收到疼痛的信号,继而发出一系列指令,才完成了一个疼痛传导过程。而宝宝的脐带主要是由结缔组织、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组成,它上面虽然也分布有神经,但大多都是植物神经,这些神经对痛觉并不敏感,所以,剪脐带对于宝宝来说,就好比我们大人剪头发或指甲一样,不会有疼痛的感觉。

宝宝出生后大哭并不是剪脐带造成的,而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宝宝没出生之前是生活在羊水里的,他没有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是从胎盘中获得,而此时的肺是闭合的,没有工作。当出生后,宝宝则跟我们成人一样,需要借助肺来调节呼吸,为了让宝宝的肺正常运转起来,助产士一般会通过把宝宝倒转过来拍拍背、拍拍屁股等方法刺激宝宝哭出来,这样宝宝的肺部接收了大量的空气,就能扩张,呼吸系统才能开始工作。

大哭对宝宝来说是好事,哭声越大,说明宝宝的呼吸系统越健康!

如何正确护理宝宝的脐带?

虽然剪脐带是不痛的,但是宝宝的脐带被医护人员剪断后,还留有一截脐带残端,需要好好护理,如果护理不当的话,会让细菌侵入,引发脐部感染,严重的还会导致出血、渗出、有脓液、脐轮红肿等情况。

那么如何护理宝宝的肚脐才正确呢?

家长要做好三点:保持干燥、勤消毒、避免摩擦

1、保持干燥

这是帮助宝宝脐带尽快脱落的首要原则。如果脐部总是处于潮湿状态,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所以,一旦发现脐带被水或尿浸湿,应立即用干净的棉布轻轻吸干,然后进行消毒。

2、勤消毒

在脐带未脱落前,家长应每天给宝宝消两次毒。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家长先用香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取一支棉棒,用活力碘(水剂型比酒精型更好)蘸湿,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脐部周围的皮肤,让宝宝脐带根部露出来,然后用棉签按照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千万不要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

消毒一遍后,最好换一根棉签,重复以上动作。妈妈们不要怕麻烦,如果一次消毒只用一根棉签,易引发细菌感染。

3、避免摩擦

在脐带未脱落或刚脱落时,不要让纸尿裤或者衣服摩擦脐带残端。给宝宝穿纸尿裤或者尿布时,可以将前面的上端部分往下翻,这样能避免纸尿裤对宝宝脐部造成刺激。

经过上述护理,脐带通常会在宝宝出生5天后自然脱落,也有些宝宝会在出生3天时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可能会有少许分泌物,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只需用活力碘棉签继续消毒,直至肚脐干燥就好。

如果脐带在宝宝出生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看是否有红肿或化脓等感染的情况,如果有,应带宝宝及时去医院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