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乱的阿贝尔星系暗物质占据了75%,至少覆盖了200万光年

 黑猩猩表哥 2017-09-10


  潘多拉星 系 团 — 阿贝尔2744

  说明: 为什么这个名为阿贝尔2744的星系 团如此杂乱?它不仅具有众多星 系 节点,而且具有辐射X射线的 热气体(红色),似乎和暗物质的 分布不同。暗物质占据了星系团质量的 75%,在上图中用蓝色表示, 由于引力透镜效应而使得背景星 系 产生了扭曲。这个星 系 团的 杂乱无章似乎是过去几十亿年里至少4个较小星 系 团的 缓慢碰撞引起的 结果。上图综合了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和甚大望远镜的 光学影像以及来自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 X射线影像。阿贝尔2744又名为潘多拉星 系 团,覆盖 了超过200万光年的 范围,用大望远镜向御夫座方向可以看到。


  土星 风暴的 宽银幕照片

  说明: 这些吸引人的 宽银幕照片 见证了环绕土星 北半球的 一次巨大风暴。2011年2月26日,卡西尼飞船在近红外波段拍摄了这个动荡的 风暴云,并拼接为高分辨率的 伪彩色合成影像。去年末,当土星 在黎明前的 天空中升起,业余天文学家就看到一个特别明亮的 光斑,后来强大的 风暴已经成长为巨大的 风暴。其南北长15000公里,现在它延伸到完全环绕土星 的 北半球,约30万公里。拍摄时间约一个土星 日(11小时),这幅宽银幕影像的 左面是风暴头,在经度方向覆盖约150度。这次强烈的 风暴也是射电噪声的 源,它可能和土星 经历北半球春天的 季节性变化有关。


  半人马α:最近的 恒星 系 统

  说明: 离开太阳最近的 恒星 系 统是半人马α系 统。系 统内的 三颗恒星 中,最昏暗的 一颗-比邻星 -实际上是最近的 恒星 。明亮的 半人马α A和B形成了一个密近双星 系 统,它们彼此相隔仅仅23倍日地距离-比天王星 和太阳之间的 距离略大。在上图内,因为过度曝光而使恒星 产生了一种被放大的 幻觉,事实上恒星 只是 一个小小的 光点。半人马α系 统在北半球的 大多数地方不可见。半人马α系 统的 A星 又被称为南门二,同时也是半人马座内最明亮的 恒星 和夜空中第四明亮的 恒星 。天狼星 的 距离是南门二的 两倍远 ,却是全天星 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 恒星 。令人兴奋的 是,半人马α A碰巧和太阳是同一类型的 恒星 ,这引起许多人猜测它可能也拥有生命宜居的 行星 。


  南冕座的 恒星 和尘埃

  说明: 在上图这幅南冕座的 视野里,一个尘埃云蜿蜒穿过了繁星 点点的 星 场。这朵尘埃云的 距离可能不到500光年,它遮掩了来自银河系 较遥远恒星 的 星 光。尘埃云中最致密的 区域全长约8光年,在右上端处有一系 列美丽的 反射星 云,其编号分别为NGC6726、6727、6729及IC 4812,它们特有的 蓝色色泽则是因为尘埃反射了炽热恒星 的 星 光。蓝色星 云附近有一个带有淡黄色的 小小星 云(NGC 6729),它指示了年轻变星 南冕座R星 之所在,而右上方壮丽的 球状星 团是NGC 6723,距离我们约3万光年,比南冕座尘埃云要远得很多。


  NGC 3132:八重爆发星 云

  说明: 是谁造就了这个奇妙而美丽的 行星 状星 云?是中间那颗亮星 吗?研究结果否认了这个推论,事实上,这幅作品的 “作者”被证实为NGC 3132中心附近那颗昏暗的 恒星 。这个南半球的 环状星 云又被昵称为八重爆发星 云,其发光气体起源于类似太阳的 恒星 之外层大气。上图这幅彩色照片中,包围这个双星 系 统的 炽热蓝光是昏暗恒星 的 热表面激发 产生的 。虽然拍摄的 目的 是为了探索其对称性,但是让这个行星 状星 云如此引人入胜的 却恰恰是其不对称性。不论周围较冷外壳的 怪异形状,还是穿越NGC 3132的 冷纤维状尘埃通道的 结构和位置,都尚未得到很好的 了解。


  邻近的 宇宙空间

  说明: 我们附近的 宇宙空间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上图是由2微米巡天计划(2MASS)在红外波段拍摄的 ,汇集了邻近空间区域中约5万个星 系 。这张图像看起来就像是以星 系 织成的 美丽刺绣一样,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宇宙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发展的 限制条件。横跨中心区域的 暗带是我们所在银河系 的 盘面,其外区域中的 一个个小点都代表各种各样的 星 系 ,颜色则表征与我们之距离的 远近。蓝色代表2MASS巡天计划中距离最近的 星 系 ,红色则代表最遥远的 星 系 (红移大约为0.1)。大部分星 系 都因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星 系 团,星 系 团本身也会形成较为松散的 引力结构,即超星 系 团。在更大的 宇宙范围内,当然还会形成更大尺度的 结构。


  雅典卫城上空的 月全食

  说明: 2016年6月15日月全食的 食甚阶段持续了100分钟,令人印象深刻。 上图展现的 月全食全过程由一系 列的 数字影像所合成,在希腊雅典卫城上空拉开一条优美的 弧线。公元前270年左右,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就跟踪了一次月全食的 全过程,虽然 在那个时候没有数字时钟,更没有相机来帮助他留影。他利用几何学方法设计了一种简便然而十分精确的 方法,根据地球的 半径和月食持续的 时间,巧妙地算出了月球的 距离。


  黎明时分的 月亮和金星

  说明: 2011年6月30日,就在日出 之前,明亮的 金星 和纤细的 新月一同升起在东方地平线 的 上方。在上面这幅彩色的 晨曦风景照内,这对可爱的 天体俯瞰着土耳其伊兹米尔附近的 水库。金星 作为地球的 晨星 正处于它最近这场“演出”的 末期,而古老的 新月距离其新月相约24小时,也在和黎明说再见。


  爱神星 表面的 浮土

  说明: 从爱神星 上方50公里的 高空俯瞰,最大陨石坑之一的 内部覆盖着一种特别的 物质:浮土(Regolith)。这种表面尘土的 厚度和成份迄今仍是一个研究课题。爱神星 (即433号小行星 )的 大部分浮土可能是其漫长历史期间遭受大量的 小型撞击而产生的 。近舒梅克号飞船于2000和2001年期间环绕爱神星 而运动 ,那期间拍摄的 这幅影像中,褐色的 区域显示的 就是浮土,在微陨石撞击期间已经被太阳风所改变。白色区域则被认为在太阳风中暴露的 时间相对较短。陨石坑内部的 褐色, 可能是因为它们足够年老, 因而表面受到太阳风的 炙烤而改变,也可能是因为它们被某种暗浮土所覆盖。今年7月,美国宇航局的 黎明号飞船将进入环绕灶神星 (即4号小行星 ) 的 运转轨道,有望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 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