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的内心都深藏的心理阴暗面!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17-09-10

西谚云:“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或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或许有那么几个时刻,你会感觉自己想打开了某个阀门,变得完全不像原先的自己,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难以置信的事:忽悲忽喜、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举止失常……这些失控经历的起因或许是发怒、醉酒、焦虑,或者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征兆,回溯种种,你倒吸一口凉气,希望它不要再来。事实上,这就是你的阴暗面在作祟。

我们这里所说的阴暗面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阴影自我”(shadow self),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提出。他的理论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也就是每个人都有的特质,阴影自我就是其一,是我们精神中的一种动物本能。我们不自觉地隐藏这一面,与我们的人格面具(我们想要向他人展示的一面)刚好相对。在我们的外部环境和内心发生较大的变化,或者当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它就会出现。

欺凌--羞辱与侮辱他人的欲望

或许你会认为,具备足够修养的你永远不会成为欺凌(bullying)别人的那个人。但事实上,这种以羞辱和使他人痛苦来满足自己的行为,在每个人心理的另一侧都有它的种子。

心理学上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这一现象最好的证明。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召集了一群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监狱里的角色扮演,一部分人扮演囚犯,一部分人扮演狱警。起初,这种扮演还能比较和谐的进行,但渐渐的随着狱警要对犯人进行“管理”和“处罚”的需要,种种羞体罚,辱性的惩罚措施开始被实行,原本正常的大学生顷刻之间变成了施暴者,局面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研究者也只好被迫停止了实验。

不难看出,实验的环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合理欺凌的理由和施暴的自由,人们心中欺凌的潘多拉之盒一下子就打开了。无独有偶,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往往围观者也很容易转化为欺凌者;在网络上,针对一些不当的行为,平素平和的网友也很容易转化为欺凌者对当事人进行人肉和语言上的侮辱。可见,欺凌一直在我们心中,所欠缺的,只是环境的催化剂。

控制--让别人成为你的提线木偶

对于子女,我们往往会说“我不会干涉你”;对于伴侣,我们往往会说:“我会给你自由独立的空间”;对于朋友,我们往往会说:“我尊重你的意见”。但事实上,在我们每一段相对亲密的关系中,控制行为(controlling behaviour or coercive control)都随处可见。

在每一段关系中,我们都潜意识的希望自己成为主导,希望事情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有时这种方向和对方的期望并不会完全重合。“我这是为了你好”,“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是当代中国亲密关系中控制行为的典型信号,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试图决定别人的生活,甚至不顾侵害到他的自由。但事实上,这是你心理的控制欲在作祟,人应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

占有--过分的要求忠诚,让他人成为你的“奴隶”

如果说控制是一种强烈的希望事情按照自己的预设发展的欲望,那么占有则更强调归属。如同对物件的占有一样,我们对人同样有占有欲,同样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你或许不会控制你伴侣的一言一行,但你在心理的某个角落希望他对你的“绝对忠诚”与“归属”,希望“我就是她的全部”,“这段感情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这种对归属感和占有欲的过分索取往往会造成许多情感问题,却又是几乎每个人在情感生活中都曾希冀过的。

投射--把自己的最大的恶意放在别人身上

相比较于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投射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阴暗”。投射(Psychological projection)是指人类把自己心里的内容和感受,放到客观世界中。就如同投影仪一样,让一个事物拥有我心里的内容。例如当一个人内心焦虑的时候,他往往会认为周遭的世界和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焦虑。

但是,过度的应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同样会引出严重的问题。在一些抑郁症的患者中,我们常常见到,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对自己抱有敌意,并不断的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人。你是不是有时候也认为他人无论怎样的行为都似乎对你充满恶意呢?请注意,或许你的心理有点小阴暗哦。

嫉妒—你不能过得比我好

罗素曾说,“嫉妒是造成不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无法控制住这种阴暗情感的爆发。你是否常常陷入“我不如别人的”的压抑;你是否有时候觉得“我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是否常常会想“凭什么,凭什么他就可以”……

注意,你那颗嫉妒的种子发芽了,它或许会在你心理的另一面飞速的成长。过分的嫉妒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焦虑,更严重的是,它会扭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度看重那些不公平的部分,过分关注“别人的生活”,而后渐渐的在嫉妒中丧失自我,对世界的客观认知,甚至道德准则。

破坏—如果得不到,那就将它毁灭

孩子在堆完积木后,常常会把积木推到;成人在发怒时,往往会摔砸身边的东西;观众看灾难电影时,痛惜之于会感到震撼乃至一丝快感……

这就是内心阴暗的破坏欲望发作的情况了。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内心有本能般的破坏冲动,她将其归纳为“死的本能”。一般情况下,这个阴暗面并不会直接发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除了一些罪犯),但从我们所喜爱的含有暴力情节游戏和影视作品来看,这种阴暗的欲望一直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渴求着某种满足。

变态性欲—论各种获取性冲动的变态方式

性,大概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最讳莫如深的欲望。 而正是这种平日里对性的压抑,滋生了许多为了索取性欲而衍生的变态欲望。小编在这里略举一二:

虐恋(Sadism and masochism):将承受痛苦或者把痛苦施加给对方来获得更多的性快感

恋童癖(pedophilic disorder): 认为只有儿童才具有性吸引力

恋足癖: (Foot fetishism):对足部有特殊的性欲望。弗洛伊德曾指出,中国传统的裹脚行为就隐含了这一阴暗的心理。

恋尸癖(Necrophilia):指对尸体的特殊性欲望。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许多人都有潜在的恋尸倾向,其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爱,和对死亡的“爱”之间的对立冲突。

骄傲—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在心理学上,骄傲是过高的正向自我评价的产物。可是我们如何获得高的自我评价呢,根据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和他人的横向比较是我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是否在有的时候,你为了获取自己的优越感或明或暗的贬损他人;又是否,你为了获得存在感,凡事要和别人唱个反调,过分强调自己观点的表达。注意,这个时候你的骄傲正在影响你的行为,而且做这种人可不讨喜哦。

仇恨—把对自己的不满倾泻到别人身上

心理学上,仇恨(hatred)被定义为一种“深度、持续、强烈的,对人或事物表达憎恶和敌意的情感”。与之前所介绍的投射概念相关,仇恨往往是人们将对自己身上的不满情绪通过另一种方式发泄到别人身上。研究也认为,仇恨是一种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情感表达。

有的时候,当我们在网上发现自己不喜欢的公众人物出了糗(比如周立波吸毒事件),而会对他进行一定程度的言语攻击,继而会感到“爽”。这就是潜在的仇恨表达,将某个人,或者某类人作为仇恨的对象,去释放我们内心压抑的攻击性情感。

歧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内偏好(in group favoritism)是经常被讨论的重要概念。我们会经常性的根据自己的一些特征进行抱团,例如民族,国籍,性别,肤色,学历等等。继而对和我们有相似特征的人视为“自己人”抱有好感;同样,对和我们有不同特征的人则往往抱有某种偏见。

近年来,各种的平权运动在国外形成风潮,针对女性,少数族裔和同性恋者的歧视逐渐受到了更多重视。不过,虽然社会上似乎有了反对歧视的共识,各种形式的歧视似乎依旧难以禁绝。其原因就在于,歧视更多程度上并非存在于我们理性层面的观念,而是出于我们心理潜意识里的冲动。研究显示,出生6个月左右的婴儿,就会对本种族的面孔产生偏好。可见,歧视的种子早就在我们心理的另一面播下了。

参考文献

【1】Jung, C.G. (1951).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in The Portable Jung. p. 147

【2】Carnahan, T.; McFarland, S. (2007). 'Revisiting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could participant self-selection have led to the cruel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 (5): 603–614.

【3】Juvonen, J.; Graham, S. (2014). 'Bullying in Schools: The Power of Bullies and the Plight of Victim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s. 65: 159–85

【4】Kantor, Martin (2006). 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How to Deal with Manipulative People.

【5】Sigmund Freud, Case Histories II (PFL 9) p. 132

【6】Lazarus, R. S. (2006). 'Emo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oward a Person-Centered Conceptualization of Emotions and Co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1): 9–46.

【7】Wollheim, Richard. Freud. London, Fontana Press, pp. 184–186

【8】Lewis, M.; Takai-Kawakami, K.; Kawakami, K.; Sullivan, M. W. (201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9】Freud, S. (1915). The instincts and their vicissitudes.

【10】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2): 117–140. doi:10.1177/001872675400700202.

【11】Reber, A.S., & Reber, E. (2002).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7th e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9. p. 334.

【12】Kang Lee, Paul C. Quinn, Olivier Pascalis, Face Race Processing and Racial Bias in Early Development: A Perceptual-Social Linkag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7, 26, 3, 256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