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盛一时的明王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期吗

 思明居士 2017-09-10


在解释一个王朝的兴衰时,我们往往更重视政治,经济与军事等因素。但一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西方史学大家——卜正民,却从环境变化与“小冰期”角度入手,试图通过探讨天灾与气候对明朝灭亡的影响,向世人展现一个别样的明代兴亡史。


根据西方史学家的研究,在1640-1650年间,亚欧非三大洲的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饥荒与疫病流行,夺走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明清易代,恰好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相比于今天,17世纪处于一个典型的“小冰期”,冬季平均温度比今日低2摄氏度左右,在明朝治下,洞庭湖结冰3次,太湖结冰4次。


崇祯初年,黄河水一度冰坚如石。换句话说,整个中国当时都处于严寒的淫威之下。根据学界得出的结论,这段长达数个世纪的小冰期正好在明末达到了气温最低点。


欧洲古代艺术家笔下瘟疫带来的惨象


早在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广东琼州府居然破天荒地出现降雪。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冬,广东的潮州地区也雨雪,积雪甚至厚达一尺有余。直到满清王朝建立后的1654年,地处江南,专种贡品柑橘的果园还在寒潮中毁于一旦。


这种长期低温的环境也自然影响到了明朝的内政与外交,北方游牧民族部落因为环境变化,生存条件愈发恶劣,资源匮乏。在明朝内部,大旱,蝗灾与瘟疫接踵而至。前者成为蒙古与满洲各部多次南下的根本原因,后者则导致西北贫困落后地区流民纷纷揭竿而起。



崇祯在位的前12年,中原地区就迎来了连续3年的大旱和6年的蝗灾,以至于出现“斗米千钱,人相食”的惨象。 在西北地区,情况同样惨不忍睹,崇祯二年,有大臣上疏说延安一带:“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死者枕藉,臭气熏天”。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从15世纪初到明朝灭亡为止,平均不到13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瘟疫,“小冰期”的到来则加速了疫病的传播。1641年,大瘟疫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举家而死的比比皆是。    



北方边境的各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牧业也被天灾严重摧残,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蒙古诸部大饥,多入塞乞食”,“(蒙古部落)苦两三千里之旱也”。同时,满洲各部也一样深受其苦。气候变化及其衍生问题也就因此深刻地影响了晚明北方战局。


正是在蒙古部落遭灾之时,辽东经略袁应泰提出大收饥民,以拉拢人心,牵制后金,遂不顾手下反对,在辖区安置下不少蒙古难民。谁知后金方面早就在其中安插了大量奸细,反而使明军作战时后院起火,里外夹击,最终使明朝痛失包括重镇沈阳与辽阳在内的大片辽东领土,从此再未收复。



另一方面,皇太极在位之初也并未想入主中原,取朱明王朝而代之。他多次南侵更多是为了掠夺物资人口,以解决后金因灾荒带来的资源匮乏问题。


后来,他还主动向崇祯提议和谈,希望能恢复通商,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取来自中原的物产。


可由于种种原因,明朝并不愿与后金议和,便只能投入更多军费,这使国库财政负担加大,还因为拖欠军饷激起边军哗变。


但面对财政困境,已苦于赈灾粮款不足的明廷一筹莫展,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然而,灭顶之灾的种子早已因此种下。


早在崇祯继位之初,为了节约开支,朝廷决定大规模裁撤驿站,这一政策虽为国库省下60多万两白银,却使数万驿卒丢了饭碗,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当时还不起眼,却使天下局势骤变的关键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李自成……



总而言之,气候变化作为解读历史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作为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卜正民在著作中以气候变化的视角分析历史,也确实颇为有趣。他甚至专门探讨了老虎数量减少与明代环境恶化的关系。在火遍全球的“哈佛中国史”元明史部分中,他用大量篇幅为我们揭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灾难与气候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