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iys小菊花 2017-09-10

我国古代很多名人并不是科举出身,比如清朝时期写《聊斋》的蒲松龄,一生也就捐了贡生,但蒲松龄却写出不朽名作《聊斋志异》。蒲松龄死后300多年,他的小说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小说。所以说名人出自乡野。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有个村子叫蒲家庄,村里有一处明清古民居,这便是蒲松龄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蒲松龄就是在这处故居里写完了《聊斋志异》。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蒲松龄一生为考取功名几进科举考场,但都失败了。所以蒲松龄就把自己一生倾注于《聊斋志异》的写作上。因为这是他唯一可以寄托的理想。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当时蒲松龄穷的家里揭不开锅了,为了激励自己写好《聊斋志异》,他写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这副对联磅礴大气,既把历史上的项羽和勾践从逆境中崛起写了出来,对于现在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励志名句。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蒲松龄可谓博览群书,他的这副对联,也出自于史料记载。“破釜沉舟”这四个字出自司马迁所写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体现了项羽破船烧房激励士兵以死作战那鼓霸气。

而“卧薪尝胆”也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把勾践如何在逆境中激励自己的事写了出来。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蒲松龄这副千古名名的对联,现如今只能从他当年使用过的物品中找到,在蒲松龄故居显眼位置很难寻觅。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进入蒲松龄故居里,正屋里悬挂着郭沫若的题写的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副对联是1962年郭沫若所题写。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郭沫若在对联中“高人一等”,对蒲松龄的赞扬。而“入骨三分”实际就是“入木三分”,是指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具有讽刺当时朝政及社会风气深入骨髓。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了一副对联,蒲松龄300年前对联却不知去向

让人不理解的是,故居中郭沫若对联在显著位置出现很多,唯独蒲松龄自己的对联很难寻觅。

更多精彩历史探秘,请关注头条号【泥腿看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