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鬼莫测的千年传奇古术

 等待MYLOVE 2017-09-10

今天一说到机器人,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当代西方科技的产物,但据史料记载,机器人最早的诞生地很可能是中国。不过,在当时它们通常被称作“人偶”、“木人”或者“傀儡”。

神鬼莫测的千年传奇古术

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一个叫偃师的工匠给周穆王献上了一具人偶。起初,穆王以为是偃师的随从,不以为意。在得知这是偃师用木头所造之后,非常惊讶,把自己的宠姬也叫来一起观看。只见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掰动下巴,就能曼声而歌;调动手臂,便会摇摆起舞。

表演结束后,那人偶还向周穆王的宠姬抛了抛媚眼。这一抛,令周穆王勃然大怒,认定眼前的人偶一定是个真人,要将偃师当场处决。偃师急中生智,立刻上前将偶人拆开来给周穆王看。经过仔细“检测”,周穆王发现它不过是一堆由木头和皮革组成、涂以胶漆和颜料的“死物”而已,偃师这才躲过一场杀身之祸。

对于《列子·汤问篇》中记载的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以为它只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神话传说。因为周穆王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他喜好游历,曾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作歌相和。有这样神奇的故事流传下来,自不奇怪。

有意思的是周穆王检验它的方法:“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这实际是一种标准的科学方法:将人偶视为一个“黑盒子”系统,借由不同的“输入”与“输出”,推敲各种器官所主宰的功能。

根据现代生理学常识,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心脏和语言、肝脏和视觉、肾脏和腿走路联系在一起,然而它却符合中医思想。《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肾主骨”。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偃师的传说并非全是夸夸奇谈,而是符合当时的实际认知水平的。

神鬼莫测的千年传奇古术

从春秋战国直至汉魏,由于战争的频繁及后来铁器的出现,加之农业生产和城邦生活的大发展,机关之法在军事、农业到手工业领域纷纷登台亮相。一时间,星光闪耀,大师云集。这时候的机关大师当首推墨子和鲁班,集大成的则是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以及三国时的诸葛亮和马钧。

墨子发明的众多守城器械,因机关的使用变得精妙;和他同时代、被奉为“木工祖师”的鲁班,传奇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其创制“机关鸟”的传说和“鲁班锁”、“鲁班枕”的实物,千古流传。张衡的“地动仪”和“浑天仪”,已将巧妙的人造机关用于观测天象和地理之变;而诸葛亮的“连弩”和“木牛流马”,则是极考验机械技术的技术发明。

三国时,魏国的马钧被人称为“木圣”,他复原了众多过去只闻其名、未见其物的机关发明。相传出自黄帝的“指南车”、东汉毕岚的“翻车”,以及同时期对手诸葛亮的“连弩”等等,都被其复原,其中最精妙的当属“水转百戏”。

史载,一个藩国曾向魏明帝进贡一种杂耍器具,名为“百戏”,明帝叫人把它装设在洛阳宫里,可安装完成后,众多木偶人却呆若木鸡,动不起来。魏明帝问马钧:“你能使这些木偶活动吗?”马钧肯定地回答道:“能!”明帝遂命马钧加以改造。

马钧叫人购买了上等的木料,叫工人依照他设计好的图样,雕成许多整齐排列的木齿轮,同时建起一座大蓄水池,以水力驱动控制木偶的机关。当魏明帝前来观看时,只见木偶们有的击鼓,有的吹萧,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其巧妙程度比原来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神鬼莫测的千年传奇古术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颇遭非议的皇帝。除了大兴土木和荒淫无度之外,“玩物”也是其喜好之一。据说他因喜爱一个会讲故事的柳姓秘书到了极点,令人做了一个和柳一模一样的木制玩偶,摆在床头。这个木人的腹部装有机关,能够站起来、坐下去,并能行跪拜礼。每当在后宫夜饮,他就叫宫人把柳的木像放在桌上,供他玩耍。

隋炀帝曾下令给自己修了一座私人图书馆,叫观文殿,仅书房就盖了12间。这个图书馆的门后藏两个“飞仙”。每当隋炀帝驾临,就有侍从捧着香炉在前开路,在距离馆门一丈远的地方停下来,一踩暗钮,便触动机关一一这时,“飞仙”就降下来,手捧锦幔卷起,窗户立即打开,室内的书橱也同时开启。当皇帝的车驾返回宫殿时,门窗又都自动关闭,恢复正常。这所有的动作都是一个机关在控制。

至于前朝的“水转百戏”,会玩的隋炀帝自然也不放过。据记载,这一套水上娱乐系统规模十分庞大:光固定在水上的机械玩具就有72种之多,以古代故事为蓝本,上刻各种先贤人物和花鸟鱼虫造型,称为“水饰”;另有歌舞伎船12条,上置伴奏木人,和歌女交相弹唱。

最令人称奇的是7条名叫“小舸子”的酒船:船身长8尺,上置5个木人:一个擎着酒杯站在船头,一个捧着酒钵站在旁边,一个在后撑船,两个在中间烧汤温酒。酒船绕着水池的边行走,每当行到坐宾客的地方,船头擎酒杯的木人就停住进酒,等客人饮完了酒,接过酒杯,回过头来,让捧酒钵的木人再斟满酒,然后船继续前行,到下一位酒客的位子前再停下……所有木刻的运转全都由岸上和水里的机关控制,“奇幻之异,出于意表。”

每年三月三日这天,隋炀帝在水湾边与文武百官聚会宴饮,叫上他们一起观赏。这些机械作品的自动化程度应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只是并未记述其中的关键机构。船上的人偶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至今仍然令人难以琢磨。

神鬼莫测的千年传奇古术

唐朝时,有一位很有名的小说家,名叫张鷟,每次新罗和日本的使节来到朝廷,都要打听他有没有新的作品问世,如果有,便立刻不惜重金和珠宝,把他的新作买走,回国后广为传诵。他曾写有一部奇书《朝野佥载》,上面记述了他耳闻目睹的唐代众多的遗事轶闻,其中就有各种机关之法。

据张鷟记载,当时的大匠杨务廉设计的行乞木僧,可说最具意趣。该木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这大概是历史上关于“语音机器人”最真切的记载了。

不料,这项发明很快就落后了。洛州的一个小县令殷文亮“刻木为人”,不仅能说话,还能唱歌吹笙,劝人饮酒。最妙的是,“饮不尽,即木小儿不肯把;饮未竟,则木妓女歌管连催”一一如果酒杯里的酒没有喝干,木制机器人就不再给你斟酒;如果没有喝尽兴,就连唱带吹地催促你继续饮酒。

机关之术发展到唐朝,已颇为普及,且花样繁多,已经出现在唐朝各个阶层和各种用途中,机关的奇巧也更令人瞠目结舌。比如,郴州刺史王琚,用木头雕刻成一只木獭,将它沉到水里就能自动捕鱼,捕到鱼后,便会伸着头颈浮出水面。对于这则奇闻,张鷟有自己的推测:木獭嘴里估计安放了与饵食连动的机关,遇有鱼来食,机关便被触发,“口合则衔鱼,石发则浮出”。

唐朝武则天如意年间,海州向朝廷进献了一位匠人,能制造十二时辰车,其特别之处在于,当车旋转到正南时,午门便自动开放,有驾车的马与人从门里探身出来,比指南车更为先进。

以上种种显示,此时的木制机械,已经不只是按下开关后依照预先设计好的顺序自动运转了,而是能“分辨”外界的反应以进行自动调节。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这种智能简直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神鬼莫测的千年传奇古术

到了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文献资料的数量比前代呈指数级增加。有关机关的记载更是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

福建人苏颂是比王安石大一岁的同科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但他政治上表现平平,唯独对科技兴趣很大。宋哲宗元佑年(公元1087年),苏颂下决心要干个大项目,他找了一个得力助手——自己的下属韩公廉,又蒙皇上恩准立项落实了经费和人员,还成立了专门机构。

5年后,水运仪象台大功告成,皇上下诏,令三省和枢密院的官员都来参观。这是一座高达10.5米的超大型天文钟,以水为动力,以水的称重变化为计时基准,将以水为动力的枢轮、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和报时装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建造,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大科学工程”。大概由于工程过于浩大名构极为精巧复杂,史官也难以明白其中的奥妙,只好用一笔带过说其概貌。

水运仪象台落成后只过了35年,金兵攻入开封,这座仪器随即被拆卸后运到北京。可金国无高人,硬是没弄明白个中奥妙,组装不成,终至“弃毁”。

到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宋高宗赵构也想在杭州恢复这一前朝巨制。他将苏颂的儿子苏携召到手下,又向天下征求苏颂的书,组织专家讨论,但最终也没能弄明白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只好作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