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胶片、高清和标清电视

 你好_顺其自然 2017-09-10

万宽影视在客户谈判的过程中,经常碰到客户向我们请教:什么是胶片?为什么胶片拍的广告或者宣传片价格会这么高?什么是高清?拍高清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有些广告看着色彩那么舒服,有些就觉得粗制滥造,但又说不出二者有什么区别。

其实,简单地说,胶片、高清&标清,指的是电视画面的载体;

1.标清电视:

“标清电视”,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标准清晰度的电视信号”;

电视在它 1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设想阶段、机械扫描阶段、电子扫描阶段和第二次大战后的发展阶段。成熟的电视技术,从四十年代黑白电视时代开始,便已经拥有了768×576/PAL制(720×480 NTSC制式)的分辨率,大概相当于3841万像素左右;至今,这个分辨率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变。 目前,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电视台,仍然普遍采用标清格式进行采编、播出;我们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电视机,也都是标清格式的。我们通常所说的DVD,也是标清格式,像素在41万左右;VCD的分辨率比较差,分辨率只有352×288,大约在100万像素上下,只有标清的四分之一;

但是,目前电视正在逐步进入一个高清时代:商场里的越来越多的LCD和等离子彩电开始支持高清;央视CCTV已经开出了高清频道试播;2006年德国世界杯,全程采用高清直播;2007年,美国将开始普及高清电视转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全程使用高清直播……

高清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高清电视:

高清电视其实是针对标清而言;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界就已经开始了高清电视的研究工作;日本最早提出了1440×720×60逐行的高清格式,并率先进入试验阶段;此后,欧美相继提出了1280×7201440×10801920×1080的高清格式。再加上原有的NTSC制与PAL制、60场与50场、逐行与隔行之争,高清的格式始终不能统一。

直到2006年下半年,高清格式才终于统一下来:1920×1080×50i25P60i30P将成为未来高清的统一格式,画面也由原先的4:3,变为更加符合人体视觉习惯的16:9。这就意味着,电视的分辨率可以达到200万像素,每帧的信息量是标清图像的5倍,接近2,000电视线;

这个技术指标已经足够与原先高端领域的 35mm电影胶片相媲美;加上后期非编技术的逐步成熟,高清在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等各方面拥有胶片无法企及的便利,许多高端电视广告以及国外部分数字电影,都纷纷采用高清摄像机来完成。高清大有取代胶片的趋势。

目前高清在家用市场走的比较前,一般一款家用的高清掌宝HDV,价格已经在10,00039,000之间,但是普遍采用的是MPEG II 25M码率的压缩格式,并不适于后期的编辑以及调色处理;

商用领域目前主要是掌握在SONYPANASONIC两家公司手里,SONY HDCAM SR系列的F-900F-950可以说是高清摄像机中的王者,拥有超过144M/S的数据码率;其中端产品HDW-750价格已经降到了50万人民币以下(央视耗时两年完成的大型文化纪录片《故宫》以及后来的《再说长江》就是采用以上两种机型完成的);而采用蓝光盘技术的XDCAM HD系列,是采用了MPEG II帧间压缩的35M/S码流,与家用的HDV没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很难得到高端应用客户的认同。

与之对应的是PANASONIC最新推出了DVCPRO HD,这是在松下成熟技术DVCPRO 50M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高清机型。性价比 较高;数据率达100M/S

IKGAMITHOMSON也准备推出以硬盘或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高清摄像机,在2006 BIRTV展会上,我们都看到了样机;但是量产可能要等到明年,目前与SONYPANASONIC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上海目前也就桥和桥等少数设备公司拥有的广播级的高清摄像机,加起来不超过10台;到20068月,CCTV也不过拥有10HDCAM单机、一台8讯道电视转播车以及两套HDCAM SR高档拍摄系统。

3.电影胶片:

电影胶片一般分为8mm16mm35mm70mm

通常只要只有很少的场合(好莱坞大片)会采用70mm胶片;大多数时候,我们所说的电影胶片,指的都是16mm35mm胶片;而8mm胶片一般用于早期的新闻摄影,目前已经淘汰得连冲印设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许多高端的电视广告还会使用35mm电影胶片来完成,35mm电影胶片拥有2000线的分辨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K胶片),丰富的色彩还原,和优秀的短景深效果;这三大优势是普通摄像机所无法企及的。

2000线的高分辨率倒也罢了,因为电视广告播出最后转录到播出磁带上,也会变成标清720×576的分辨率,除非你选择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进行播放,否则谁也看不到2000线的优势在哪里。但胶片丰富饱和的色彩、短景深的镜头感觉还是能让人感觉到胶片的魅力所在。

不过胶片也由着诸多的缺点。首先,由于胶片对光线有着非常强的需求,拍摄时对灯光的要求较高。电视一般用到500W800W1,000W左右的灯光就足够了;而电影根据场景的大小,2,000WARRI灯是最起码的,动辄10,000W的照明在电影胶片的拍摄中,并不稀奇。

其次,由于胶片自身的成本较高,2,000块一盒的胶片只够拍摄5分钟的素材,而且不能反复使用;这就要求摄影师有着非常好的片比控制能力,否则制片手上的银子就会哗哗地流淌不止。

第三,胶片的后期也同样花钱如流水,洗印、校色、剪辑,没有一样是不费钱的;通常一条30秒的胶片广告,制作成本往往会超过20万;一条5分钟的胶片宣传片,一般不会低于50万;(《中国苏州》85万;《苏州工业园区》105万;《魅力昆山》300万;《上海2010申博》1000万)

4.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

随着高清数字电影技术的成熟,胶片高分辨率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HDTV 1920的分辨率与2K35mm胶片难分轩轾;比16mm8mm的胶片清晰度更加高些;

由于高清摄像机的CCD靶面尺寸较大,加上FUJINONCANON最新的镜头技术在高清镜头领域的应用, 使得目前的高清摄像机往往也能拥有非常不错的短景深效果;

加上后期非编越来越强大的校色功能,高清拍摄的图像质量,与胶片之间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异;

高清可以大量拍摄素材,不必考虑片比损耗;高清对光线的要求也没有胶片那么苛刻,拍摄时不再依赖庞大的灯光组;最重要的是高清的制作费用非常低廉,往往只有胶片的一半;

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采用高清拍摄,卢卡斯的数字电影公司在《星球大战III》的摄制中,也是采用的Sony CineAlta产品系列的4:4:4 RGB高清摄像机;CCTV-6电影频道大量收购的数字电影,也大多数是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拍摄完成;

数年前,SONY参加各种展会,主题还是:体验高清;今年我们参加BIRTV 2006SONY打出的旗号已经是:共享高清。

高清已经锐不可挡地进入了我们所在的领域;成为影视制作的主流,只是时间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