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碰红线的政治讽刺,该不该大惊小怪?

 指间飞歌 2017-09-11

chuanshanjia

“爷爷,爷爷,穿山甲兄弟被人吃了!”看到这句话,你脑中想到的是什么?如果是葫芦娃,那么你可能活在上世纪90年代吧……

近日,一种罕见的动物“穿山甲”在中文互联网上“躺红”,不过该族群走红并不容易,是一名穿山甲兄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件起源于一名香港富二代2015年7月的微博被人挖出,晒图配文称自己在广西考察期间,受当地“李局长”“黄书记”邀请,在其办公室吃了煮穿山甲,还表示“深深地爱上了这野味”。 “穿山甲”成为讽刺“官员请客吃饭”的代名词,不会太遥远。

对很多政见读者来说,美国政治讽刺节目Daily Show并不陌生,这类节目通过各种形式的幽默和讽刺,对热门政治问题提出尖锐批评。当下中国媒体环境虽然还不够宽容,但近年来互联网流传的讽刺段子也越来越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化。有“我爸是李刚”这种直白的讽刺,也有“究竟跑多快”这种含义模糊的段子。我们该怎么理解这种现象呢?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杨国斌教授和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蒋敏教授合著的论文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目的:从政治抗争到“全民狂欢”

传统研究认为,政治讽刺的主要目的是为表达政治抗争,传达对政权的不满。杨国斌教授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中提出的网络行动主义(online activism)概念,就是这一看法的代表。特别是在中国互联网现状下,通过艺术性的加工创作出来的讽刺段子,无疑更有可能被广泛传播而不至被“删帖”。

然而,在这篇新论文中,两位研究者提出了关于网络政治讽刺的新的理解方式。借用“仪式性讽刺”的概念,中文的政治讽刺内容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网络化的社会实践”。

简单来说,网民们参与各种政治讽刺内容的创作与传播,未必旨在表达政治抗争和不满,而可能意在参与类似“全民狂欢”的行动。换言之,网民更在乎的是参与到这类活动中去,而对具体的讽刺内容究竟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也许并不那么在意。网民参与其中,更多是因为段子好笑,而非赞同其传达的政治观点。 扩散: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者认为,中国互联网的政治讽刺并不是简单的传播现象,而是一种网状扩散。它涉及到许多网友的共同创作,同时借由网络联系和互动迅速扩散。另一方面,理解讽刺内容很多都建立在其他讽刺内容的呼应和联系之上。

例如,对“草泥马”这一网络讽刺短语的理解,就必须与对“河蟹”的理解结合起来。这种互相联系和呼应,构成了中国网络政治讽刺内容的网络状结构。

通过对几种常见互联网讽刺类型——段子、全民造句(“我爸是李刚!”)、多媒体混合创作(图片、PS)、网络艺术以及新闻评论——的深入分析,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政治讽刺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可能原因。

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中国历史、政治及文化在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共同作用的产物。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为网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进行各种形式的讽刺创作;同时,中国相对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素材也为政治讽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此外,中国长期存在的相关艺术形式,例如相声及民谣等,也为相关的创作提供了很多思路。

另一方面,年轻人在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社会对于权力、财富和地位的推崇令年轻人倍感挣扎。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娱乐性质的政治讽刺无疑是他们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许多狂欢式的网络讽刺内容的爆发性传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影响:政治讽刺蕴含的力量不容忽视

研究者相信,互联网删帖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讽刺性表达的发展。当政治性讽刺逐渐形成一种特定“密码”,人们可以在不触动删帖机制的情况下,通过这套“密码”来进行相关话题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网络政治讽刺这种在中国互联网中越来越流行的现象,两位研究者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不止于“政治抗争”的新维度。这种讽刺段子的大量传播也许更多反映了一种文化及社会化现象,而非一种政治行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相关部门对很多涉及政治内容的讽刺段子的反应也许有些过度敏感。

当然,政治性讽刺所蕴含的政治含义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很多网民并非出于明确的政治动机参与其中,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类网络政治讽刺所可能蕴含的力量,以及它可能对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也许创作者和参与者原本的初衷只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政治讽刺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却是难以预料的。它也许会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更多的参与,但也可能使得人们对社会和政治议题愈发失望而变得玩世不恭。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研究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期待未来的学者和研究能给出我们更多的答案。 参考文献

Yang, Guobin, & Jiang, Min. (2015). The networked practice of online political satire in China: Between ritual and resistanc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 77(3), 215-231.

Yang, Guobin. (2009).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itizen activism onlin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est, G. (1986). Satire: Spirit and art. Tampa, FL: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