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变成了草原,我想,当初何必费那么多劳力?进一步想,农耕文明是不是误入了歧途——某先生今年春天兴致勃勃地把一块空地开辟成了菜园,还载了辣椒茄子之类,呵护有加。昨天路过,发现菜园变成了草原,要仔细看,才隐约发现草丛里有几株瘦得不成样子的辣椒和茄子苗,估计菜园早就被先生遗弃了。当初费那么多劳力开辟的菜园为什么遗弃呢?当然是种菜的成本问题,具体地说,就是除杂草的成本问题。于是,我不禁反思农耕文明。人类社会早期,在一些不适合杂草生存的环境里种植了一些作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单位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进而产生了农耕文明。随着人口的增加,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有些地方并不适合种植作物,要使作物生长,就只有花费更多的劳力除去杂草,但为了生存,不得不花劳力在除杂草上,这样,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既然杂草那么难以对付,那就不如顺势而为,索性在草原上游牧,生存成本低得多。上帝赋予杂草那么强的生命力,也赋予人的能动性,并不是希望人们和杂草对立,也不是希望杂草增加人的生存成本,而是希望杂草与人类和谐相处。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其一,有资料说以色列那么缺水,为什么他们的农业那么发达?其实缺水是以色列农业的优势所在,因为缺水,所以杂草无法生存,只要有办法让作物有必要的水分,作物就能旺盛,产量也高,引水的成本比除去杂草的成本低得多。以色列在沙漠上创造的滴灌法,就是水管直接延伸到地里,将作物所需的必要水分直接滴在作物的根部,可以说让那些习惯传统农耕的人叹为观止。其二,为什么农耕文明难以产生伟大的科学和思想?我猜想是因为农耕劳动太辛苦太费时,一年到头都在劳作,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大脑一直处于荒废状态,所以搞不出伟大的科学和思想。其三,我们现在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是不是有违上帝对大自然的最优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