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头盔的发展沿革是一段有趣的历史。美军现代意义上的作战头盔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时才出现的,最初有几个型号,但主要采用的是英国人设计的0.6公斤扁平钢盔,而且一用就是25年。直到上世纪40年代初,这种头盔菜被1.3公斤的M1头盔取代。 M1型头盔外形像钢锅,有衬垫,一直使用了40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 M1头盔被受欢迎的新设计——1.5公斤的地面部队个人装甲系统(PASGT)所取代,可是这些高技术新式头盔越来越重,特别是2001年后,随着大批美军同时投入阿富汗、伊拉克2个战场,单兵负重成了一个大问题。 PASGT凯夫拉头盔是美军第3代作战头盔,因为与德国在2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头盔外形类似而得到一个绰号“弗里茨”。德国在一战中所使用的头盔,是根据对战斗中弹片和子弹最有可能击中作战人员哪些部位的分析结果而设计的,它在2次世界大战中被公认为最实用的作战头盔。 美军PASGT头盔出现后,其设计理念很快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汲取和采纳。大部分2代头盔都是在二战期间出现的,与老式美国M1头盔类似。 在PASGT使用20年后,2007年,ACH取代PASGT。ACH让美国大兵头一次拥有了一种能抵挡大部分狙击子弹和几乎所有其他任何东西的头盔,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尤其是有越来越多军人头部中弹但因为佩戴了ACH而活下来的案例。 刚开始,美军对ACH阻挡7.62毫米高能狙击步枪子弹的报道很谨慎。但随着美国陆军不断发布ACH挡住敌方狙击手子弹的照片,以及许多曾经中弹的佩戴ACH的军人所作的陈述,再加上媒体“热情报道”,ACH很快名声大噪。 2012年,ECH(增强作战头盔)问世,开始取代部分型号的ACH。ECH和ACH一样,都是为配备众多辅助装置而制造的,警方和紧急情况应对机构购买的也是这款头盔。 2016年初,美军开始接收最新式的标准ACH作战头盔。新式LW-ACH(轻型先进作战头盔)比1.5公斤的ACH轻10%,保护性和舒适度也有所提高。就在10.5万顶LW-ACH头盔在2017年年底完成交付之前,一款更轻的ACH——ACH II代宣布问世。 过去,军用头盔一直被认为是低技术装备,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看法被改变了。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美军作战头盔在材料、设计等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据统计,改进的防弹背心和作战头盔让二战后美军伤亡的危险性降低了一半。 目前服役的美军第4代头盔使用更好的合成材料,重量更轻,、防护性更好,戴着更舒适,也更适合装配辅助装置(尤其是个人无线电和夜视装置),可以让美国大兵在热带气候下1天18小时都戴着头盔。 最支持给士兵减负的部门是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道理大家都懂。差不多在ACH II代问世的同时,SOCOM开始接收凯曼碳碰撞头盔系统。凯曼碳碰撞头盔是一种模块化头盔,重量不到ACH重量的一半,易于组装的模块重量与最新式ACH大致相当,且佩戴更舒适。这种模块化头盔很可能是美军未来步兵的下一个热门装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