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谈丙·嘧绿叶厚叶扎根(一)

 广东广西科泽丰 2017-09-11

文/邱庆军

多效唑和丙环唑匀来自三唑家族,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匀来自甲氧基丙烯酸酯家族。多效唑在生产上当调节剂,而吡唑醚菌酯在登记资料上展示它已登记部分作物的植物健康作用或调节生长,丙环唑,嘧菌酯有没有类似的作用?笔者尝试谈一谈。

1 多效唑和吡唑醚菌酯简介

1.1 多效唑

多效唑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三唑类化合物,它是内源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水平。多效唑在农业应用上的优势在于对作物生长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1.1 防止倒伏

可明显减弱稻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分蘖。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

1.1.2 控制株型

解剖学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将细胞由鹅蛋变鸡蛋。使各器官的细胞层数增加。示踪分析表明,水稻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叶片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滞留在吸收部分,就地消化。

1.1.3 增强抗性

高抑,低推,多效唑也这么俗。低浓度推进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可提高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地上部分呼吸强度,提高叶片气孔抗阻,降低蒸腾作用。适当处理可整体上提升植株抵抗异常天气的能力。

热带地区的果树特别是芒果区,多效唑被用得让芒果听到它就好比让小孩听到狼来了那样,都哭得不行。但暂时无代替物,只能且行且珍重,并补充足够弹药。

1.2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可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呼吸作用,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侵害的抵抗力。

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如干旱、高温、和冷凉。提高座果率、果品甜度、及胡萝卜素含量,抑制乙烯合成,延长果品保存期,并增加产量和单果重量。

PD20080464,含量250克/升吡唑醚菌酯,它的标签上面介绍这个化合物具有健康或是调节功能。具体落实到登记作物上,如下。

1.2.1 玉米/植物健康作用,用量112.5-187.5克/公顷/喷雾

1.2.2 香蕉/调节生长,用量125-250毫克/千克/喷雾

1.2.3 西瓜/调节生长,用量37.5-93.5克/公顷/喷雾

1.2.4 大豆/植物健康作用,用量112.5-150克/公顷/喷雾

上述内容来自PD20080464的标签。只做罗列,不做评价。

2 丙环唑和嘧酯菌简介

2.1  丙环唑

2.1.1 丙环唑的特点及功能

丙环唑具有保护、治疗及内吸性的化合物。它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快速从植株体内向上传导。它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根腐/白粉……水稻恶苗病具不错的防效,持效期在一个月左右。

2.1.2 经典制剂探索及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