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次测量宝宝的体温 宝宝发热时,爸爸妈妈需时刻关注观测体温上升的情况,要频繁地测量体温。 最方便且最能准确测量婴幼儿体温的是测肛温。让宝宝尽可能舒适地侧躺,保证体温计的顶端要完全插入肛门中,测量时间大概1~3分钟。 但在家中,操作更方便且能保证准确度的方式是测腋温。固定宝宝,把宝宝的手轻举,将温度计放到腋下中心点,手放下压住并夹紧,测量时间大概为5~10分钟。(腋温所测温度+0.5℃=宝宝即时体温) ·体温在37.5℃内为正常 ·体温在37.5℃~38℃为上升,只是稍高 ·体温38℃或更高,即为发烧 一般来说,发热宝宝早晨间体温会降低,但在傍晚至夜间有重新上升的可能。所以就算体温有所控制后,爸爸妈妈也要早、中、晚1日3次测量宝宝的体温,以观察体温是否再次升高。 2、做些简单的保暖工作 宝宝开始发热的时候,由于体温开始上升导致血管收缩,手脚会出现也渐渐变凉的情况,并同时伴有打寒战和身体微微颤抖。发生这种情况,说明宝宝体温还有上升的可能性。体温上升感到寒冷大约持续30分钟左右,在这个阶段不妨用柔软的大毛巾或浴巾包裹住宝宝,让他感到温暖吧! 要注意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捂汗”做法不可取,越捂宝宝的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导致高热惊厥。 3、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当宝宝体温上升到极限的时候,由于大量出汗,同时呼吸变得急促,体内的水分借由汗水和呼吸两方面排出,这时要小心引发脱水症状。所以及时补充水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对发热宝宝来说,水胜过药,勤喂温开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饮水量的保持口唇滋润为宜,不必过多。尚在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继续哺喂,母乳易消化,既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亦可补充水分。 4、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 在持续发热的情况下,宝宝会消耗大量体力。所以在发热期间,宝宝需要安静的、充足的睡眠。为了让宝宝尽量睡得舒适,爸爸妈妈应该在睡眠场所、宝宝穿着、所用被褥等方面多多考虑,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也许此时宝宝会比较“作”,会拼命依偎在你的怀里,请满足他吧! 5、物理降温是常用的降温方法(但要看情况使用) 头部冷敷适合一般发热、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宝宝。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宝宝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使用冰宝贴。 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宝宝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注意,宝宝如果是出疹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注意,物理降温的原则是让孩子舒服,如果宝宝不舒服或者抗拒,就别洗澡了。 6、及时给宝宝更换衣物 在宝宝发热及退烧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沾湿贴身衣物,不仅可能能会再次引发受凉,也容易滋生病菌。所以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及时更换贴身衣物。吸水性和吸湿性比较好的纯棉内衣和睡衣是首选。 7、保持恒温、舒适的室温 在宝宝发热的时候,室内并非是越暖和越好的,太过闷热的环境同样会引发“捂热综合征”。所以只需保持可以感觉舒适的温度即可——秋冬季为23℃~25℃左右;春夏季为25℃~28℃左右。 爸爸妈妈在密切关注宝宝状况的同时,适当地调节室内温度,如果室内干燥的话,需要做一些加湿工作。 8、辅食注意事项 宝宝发热时,易流失大量体内水分,与此同时,钙、钠等电解质也随之流失,维生素的消耗也很大。所以在发热及恢复期,要尽量为宝宝增加富含这些成分的水果和蔬菜。 不只是发热,患病时宝宝胃肠的活动受到影响就会变得缓慢。当宝宝开始恢复食欲时,喂辅食要注意慢慢逐次添加,哺喂柔软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