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孩子买儿童电话手表,真的有必要吗?

 小安文摘 2017-09-11

3-9岁,是儿童语言、想象力和文化敏感的关键发展期,在这段珍贵而充满惊奇的时间里,社会规范、道德感等社会化过程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滋生发展。通过对身边的重要他人模仿、学习,儿童将养成可能会影响终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父母此时特别需要觉察、评估、理解孩子的言行,重视孩子与家人之间相互作用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儿童电话手表是有力的工具和助手。

1. 最好的成长是陪伴

陪伴不仅需要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时伴在孩子左右,还要在孩子做出要求时倾听他们潜在的愿望。繁忙的父母们不妨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和工具,以便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敏感和及时的回应,因为这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自信心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因素。

2. 是“连结”不是“链系”

给孩子买的智能手表,不是让孩子戴上一个可以全天接收父母指示、监控孩子行为的对讲机,而是为了在孩子欢乐时分享,难过时安慰,困难时鼓励和启发。父母们不放任、非命令、和煦关爱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不断进步。

3. 父母的示范触手可及

家长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素材。家庭成员间温和体贴的对话方式,负责任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那些“按照我说的做,但别按照我做的做”的父母们可要注意啦。

4. 儿童电话手表不是没有围墙的喧闹客厅

家长们不宜在孩子面前爆发争执,言语攻击等激烈矛盾应避免让孩子听到,过度的情绪刺激和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会阻碍孩子正常的情感发展。智能工具是向孩子传递爱和支持的专属热线,不要借此让家长情绪的雾霾笼罩在孩子头上。

5. 父亲在孩子成长负有重要责任

相比母亲的日常照料,父亲大大拓展了孩子的外部世界。他带来新的成长素材,也鼓舞着孩子的探索欲。3-5岁也是孩子形成性身份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形成的良好的父子/女关系,有助于小男孩小女孩成年后个人亲密关系的建立。

最后,父亲必须做母亲的道德支柱,为她的权威撑腰,并成为律则与秩序的代言人,父亲不需要随时在场,可他必须在必要时出现。

对于孩子来说,与家长的沟通是刚需。孩子由于没有手机,在很多时候无法与父母及时沟通,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情感不能及时表达,遇到危机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会造成亲子之间的疏远。

戴上儿童电话手表,家长时刻在身边陪伴,让孩子更加从容自如地面对不确定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