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爱牡丹,始于唐朝,始于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爱牡丹,从全国各地乃至外藩各地,共收集来四种颜色的牡丹,紫的、红的、粉红的、纯白的,各式各样。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 因此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 李白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三篇佳作问世,乐师捧着新作,来到牡丹盛开的地方…… 一段佳话,就是这么传开的…… 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清平调·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名花与倾国相融,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 一个是千古明君,一个是绝代佳人,一个是旷世奇才,三首诗在当时,将这三绝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 盛开的牡丹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悠扬的奏乐响起,佳人翩翩起舞,李太白的词,唐玄宗的玉笛,定格了一千多年的画卷…… |
|
来自: 公司总裁 > 《诗/词/歌/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