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口尖底瓶功用刍议

 天宇楼33 2017-09-11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最常见的器物之一,无论是房址、灰坑还是墓葬均有出土。它的延续时间伴随仰韶文化,到龙山时代早期尚有其踪迹,前后长达二千年之久。它的分布范围极广,东到豫东、西至甘青、北达内蒙、南抵淮河一线,以关中、豫西、晋南为集中分布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在仰韶文化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但自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遗址到今天九十余年来,对于小口尖底瓶的功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具体一件器物功用的研究至关重要,它不仅对了解器物背后的社会有帮助,而且对其类型学的研究也颇有启发意义。


一 各类观点


上个世纪60年代半坡遗址资料公布之后,曾对小口尖底瓶的功用有过激烈的讨论。半坡报告里把小口尖底瓶定为水器类[1],大致是出于其小口的缘故。七八十年代,盛行“自动汲水”的观点,这一观点最先是由物理学者提出[2],后来半坡遗址的介绍中也采用这一观点[3],逐渐被考古学界接受。《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中写道:“汲水将满时,不必用手扶它就能自动立正。”《尖底瓶的科学》里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如:尖底瓶重心适称,使用时两耳系绳,然后把它放置水面,由于水的浮力和尖底瓶重心的作用,上半部会自动倾倒,后半部分尖底离水面翘起,而口部则半沉入水中,水顺利进入瓶内。随着尖底瓶内的水逐渐增多,后半尖底也逐渐下沉。水不断地进入尖底瓶,重心逐渐后移,到灌进一定水量时,尖底瓶则自动沉入水中,装满后又会自动竖立。又由于小口尖底瓶的体积小,往上提取既稳妥又省力方便。……它有力的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很早就知道利用重心和定倾中心相对位置跟浮体稳定性的关系的科学原理了。”这种先民利用力学原理创造的可自动汲水的小口尖底瓶观点盛极一时,就到现在仍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还有学者分析出来其取水过程体现出来的流体力学理论、静力学理论、动力学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等[4]。国家相关部分也是大肆宣传,在很多博物馆的讲解词、示意图中都讲到它神奇的自动汲水功能;在中学教材、一些网站上都在借小口尖底瓶来宣传古代先民的创造力[5]。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六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就懂得利用力学原理来发明创造一些东西来使用了吗?


针对以上观点,孙霄、赵建刚两位先生通过测试证明小口尖底瓶并不符合“力学重心原理”,不能用来自动汲水[6]。实验的结果发现原始人制作的尖底瓶在静止的水中汲水时,由于陶瓶重心偏移而不能进水较多,提出水面后瓶口倾斜,且有倾翻的可能;在急流的河水中汲水时,则因其流线型瓶体及陶瓶重心偏上的影响而灌不进水。究其原因,是由于仰韶时代的先民们还不能掌握重心、定倾中心相对位置及浮体稳定性的科学原理;另外当时的陶器制作也不是标准化生产,小口尖底瓶器壁的厚薄不均、腹的大小、双耳的位置都会影响器身重心的位置,从而在灌满水提起后发生倾翻的情况。

 

图一  小口尖底瓶自动汲水示意图[7]


同时孙霄、赵建刚两位先生在通过实验推翻“自动汲水”说的观点后,认为将灌满水后的陶瓶背在肩上十分合适,陶瓶紧贴背水者的腰部,身体阻挡了陶瓶倾翻的危险。从而提出小口尖底瓶是一种背水器的观点[8],并认为用尖底瓶作为背水器有许多优点:其一,可以将水灌得较满而不至于倾翻,不仅可以单背,也可以双肩背,甚至可以同时背几个小型尖底瓶。其二,用肩背水甚为省力,不论男女老少均可从事。其三,不仅能背小尖底瓶,也可以背较大的尖底瓶。带有双耳的大尖底瓶用于汲水是不行的,双耳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但用于背水却是可以的。


孙霄先生后来又著文指出小口尖底瓶的一器多用现象。一、可以是灌溉用具,人们利用陶瓶装水后的重力来作功,使其灌溉十分轻便。灌溉时,只要手提瓶绳,陶瓶即可倾覆,达到浇地之目的。另外尖底瓶其口小,不仅浇得准,且由于出水慢,可边走边浇,与初期的点播农业相适应。二、可以是酿酒的器具,作者从“酒”字演变的历史出发,认为最初的酒器当为尖底形状,它与尖底瓶有着密切的关系。半坡、姜寨遗址均出土了一种形体较大的尖底器,瓶耳稍偏下处有一圆孔,它很可能与当时的酿酒有关,若在圆孔中插入导管,即可直到过滤发酵饮料的作用。三、可以是明器和葬具,根据考古发现在姜寨遗址出土一些小型尖底瓶,似无生活应用价值,仅作明器而已。考古人员曾在洛阳、郑州地区发现为数不少的瓮棺葬,其中以大型小口尖底瓶为葬具的瓮棺葬最富地方特色[9]。


李仰松先生认为小口尖底瓶是酿酒的器具,他说在仰韶文化遗址里,往往发现一些小口尖底瓶的外壁(多系下半部)涂有草泥土痕迹,说明人们酿酒时候蒸过的谷物装在此种器内而固定于一个地方使其发酵,经过一定日期,待瓶内谷物发酵后便可加入清水泡成水酒[10]。



王先胜先生认为小口尖底瓶是礼器,理由有四:其一,绝大部分尖底瓶都只能盛装半瓶或少量液体才能正常提携,证明尖底瓶的设计和制作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它盛装的物品(水或酒,液体类)具有象征性、礼节性。其二,尖底瓶盛装液体后不能随便地置于平地或平台(因尖底必然倾倒),而只能提携、悬挂高处或抱在手上(仰韶文化中并无专门的尖底瓶器座),这也不是从生产、生活实际或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尖底瓶在使用状态中始终只能直立于空中或掌握于手中。大部分尖底瓶处于空瓶状态穿绳提携时都是瓶口朝下、瓶底朝上即“虚则倒斜”,当瓶中液体并未使用(饮用)完而尚余少量时,尖底瓶也会处于瓶口朝下、瓶底朝上状态而将余量物品倒出。这种状态要求尖底瓶的使用者必须始终用手掌握尖底瓶,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和设计亦暗含着尖底瓶使用状态中的严谨、严肃性,它可能与宗教、礼仪相关。其三,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是壶罐口,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是双唇口,它们是区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的典型器类之一。壶罐口尖底瓶是“瓶上加瓶”,即口部做成很小的壶、罐或瓶、杯的形状;双唇口尖底瓶是“口中套口”,即将口唇部做成一小一大内外相套的样式。壶罐口、又唇口也都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即本没有必要将尖底瓶口设计和制作成壶罐形或双唇口。这种没有必要存在的壶罐口、双唇口恰恰与繁文褥节的礼仪需要相吻合。其四,仰韶文化特别是庙底沟类型以及马家窑文化有较大比例的尖底瓶都是无耳的,这种尖底瓶不仅与系绳汲水无缘,而且盛装液体后(亦即使用状态)必须抱在手中,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也证明尖底瓶不是一般的水器,而应与礼仪有关。主要与祭天、祈雨有关[11]。


朱兴国先生提出小口尖底瓶是魂瓶的说法。他认为尖底瓶取象于果核,果核是旧一轮生命的归宿,是新一轮生命的起点,生命在此中轮回不息。而尖底瓶多出土于墓葬,反应出古人把取象于果核的尖底瓶应用于墓葬,显然是希望尖底瓶能够像果核那样,凝聚起旧一轮生命的魂,孕育出新一轮生命,使生命轮回不息——尖底瓶是地地道道的魂瓶[12]!



尖底瓶与欹器有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 [13]。孙霄先生认为尖底瓶在满足灌溉、酿酒、背水等用途之外,其双耳大部分均捏塑在中腹偏下的位置,有意造成欹器“虚欹”和“满覆”的不平衡状态,亦可当做“欹器”使用。近期,郑志强先生则细化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仰韶时代的小口双耳尖底瓶本名应为“侑卮”。其功能在“劝诫”政治首长在行政决策时要有清楚的头脑[14]。随即,吴耀利先生反驳了“侑卮”说,认为仍是汲水器[15]。


综合以上观点,列表如下:


表一    关于小口尖底瓶功用的各类观点及出处


二 各类观点商榷


对于以上八种观点,笔者认为均有可商榷的余地。自动汲水说已经通过实验证实是错误的,仰韶时代的先民还不能掌握复杂的力学原理来制作陶器为生活所用,并且这种说法只是涉及带耳的小口尖底瓶,对于大量无耳的小口尖底瓶又该如何“自动汲水”?这种观点之所以流行甚广与相关的宣传有关,这种目的复杂的宣传旨在表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的聪明能干,以至于造成人们错误的认识。

背水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尖底的造型限制了它的运水量,尖底也给放置带来麻烦。另外,小口尖底瓶的造型不符合人体背部的曲线,背起来费力又不舒适。



小口尖底瓶用来灌溉确实是有其方便之处,但这并非是其主要功用。因为小口尖底瓶的容量有限,这种灌溉方式效率低下,同时也不适用于仰韶时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


酿酒说建立在酿酒起源时间不明确的基础上,同时也夸大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状况。当时的先民也不可能花那么大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酿酒上,因为酒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奢侈品,不仅要有技术条件,更重要的是经济条件的支持。


明器、葬具说。明器是小口尖底瓶在墓葬中出现所表现出的属性,并不是小口尖底瓶的功用。就比如在墓葬中发现陶仓,而陶仓是盛物用的,它的功用并不是明器。作为葬具的小口尖底瓶一般体形较大,如果说大型的小口尖底瓶用做葬具可以解释,但中小型的小口尖底瓶并非是葬具。

礼器说,不符合现实。我们不能把当下解释不了的现象总是用祭祀、礼、神一类的理由来解释。这就好比古人对一些现象理解不了而归于鬼神迷信一样。小口尖底瓶在居址、墓葬的大量出土,应证明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器物。而礼器总是特殊场合,神秘的器物,量当很少。王先胜先生所说的四点理由个个牵强,仅是看到现象而已。


魂瓶说,与礼器说差不多,都是脱离了实际,把解释不了的事情归于“鬼神”。朱兴国先生提到的墓葬中大量出土而居址中少见,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是因为一般墓葬中保存的较好且完整,而居址、灰坑发现的陶器多残碎,且对于完整的器物,在人们移居的时候往往会带走,而留下来的很少。

欹器、侑卮说,是强加给小口尖底瓶的功能。若依郑志强先生所说,那在半坡、姜寨等仰韶墓葬中经常随葬有小口双耳尖底瓶,又该如何解释?另外,又为何要制成尖底状?在我看来,一些双耳平底瓶亦可做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三  小口尖底瓶功用分析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其存在的二千余年,也是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但其功用应该前后大致是相同的。所以在考虑其功用时,应考虑到各个时代器形的不同。据严文明先生的研究[16],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可分为四式:


Ⅰ式:杯形口、鼓腹、锐尖底。腹有双耳,中段饰较整齐的绳纹。见于半坡类型及同时期之遗存。


Ⅱ式:环形口、瘦腹、锐尖底,但底的角度较Ⅰ式稍大,无耳,通体饰较零乱的线纹。见于庙底沟类型及同时期之遗存。


Ⅲ式:喇叭口,溜肩亚腹或瘦腹,底角加大,有时有双耳,素面或饰篮纹。见于半坡晚期类型和西王类型等。


Ⅳ式:喇叭口,颈较Ⅲ式为长,微折肩,亚腰或瘦腹,无耳,底角甚大,通体饰绳纹或篮纹。见于庙底沟二期和泉护二期等。


从严先生的分析来看,尖底瓶口部及底部的变化、双耳的有无均是时代特征。小口尖底瓶的功用在整个仰韶时代应该是一致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小口尖底瓶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图二)。大型如华阴兴乐坊遗址H34②∶2,高81.2厘米[17];中型如姜寨遗址M197:10,高45.6厘米[18];小型如姜寨M82:9,高22.4厘米[19]。其中大型数量少,以中小型居多。

 

图二 大、中、小三类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因其小口,肯定与盛液体有很大关系。半坡报告定其为水器是最恰当的说法。我们要继续讨论的是它是什么类型的水器,是储水、运水还是其他。那首先要对其器形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其小口,瘦长,尖底,有时有耳。小口当与防止水撒或饮用时易入口而设;双耳有无是时代特征当与其功用关系不大,或为方便,或使用于不同场合;瘦长是其整个印象,是其功用的载体;尖底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研究其功用的突破口。尖底不好放置,仰韶先民把其设计成尖底肯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然也不会一用就是二千年之久。故解开其功用要从尖底开始,尖底在平地上难放置,但如果一旦插入某一承载物中,其稳定性比平底等器物稳固得多。尖底的承载物或用特制的木器座或陶器底或直接在地上挖出洞来放置之。



仰韶时代的先民过着相对稳定、定居的生活,农业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合理想象当时的先民已经懂得生水与开水的不同之处,开水可以驱寒,可以减少一些疾病,这在当时应该是基本的常识。那么开水又如何保温?总不能每次要喝开水之前都要现烧,那么肯定要有相关的器皿被创造出来。现在看来,小口尖底瓶是最佳的选择。其小口、厚胎、特殊的器底,当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小口易密封,泥质厚胎可使温度流失减慢,而特殊的尖底应在保温方面有非凡的妙用。那么尖底该如何放置呢?一般来讲有三种可能:陶器座、木支架、插入地下。从考古发现来看,并没有发现适合放置小口尖底瓶的陶器座;木支架的遗迹也没有发现;所以最有可能小口尖底瓶直接插入地下来放置,一旦将尖底器插入地下,要比平底器直接放置在地面稳固的多。并且器身埋入地下,会起到保温的作用。半坡遗址发现的柱洞“分布凌乱无序,有单独一个的,也有两个可三个聚在一起的。”似乎说明这些柱洞有一部分是放置尖底类器物用的。插入地下即稳固又保温,这就是小口尖底瓶尖底的奥妙所在。 


作为瓮棺葬的大型小口尖底瓶,作为葬具应该没有太大的象征意义,就像在河南伊川发现的大量陶缸作为瓮棺葬具一样,陶缸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实用性的,也是储物的器物。如果非要解释为何大型的小口尖底瓶作为葬具的话,那么小口尖底瓶的保温作用是唯一解释,因为人死体寒,其保温作用正好寓意着活人对死人复活的期望。


一种器物并不是只有一种功用,但肯定要有其主要的功用,其他衍生出来的功用要与其主要的功用有关系。当然小口尖底瓶可以达到一器多用的效果,比如灌溉、储水、运水,甚至储存粮食等物品。


故笔者认为小口尖底瓶是水器,但有其特殊性,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器物。在房屋里可以当“暖瓶”使用,储存热水,尽可能的保温;外出可以当“暖杯”使用;尖底即有保温的作用又可以保证器身的稳定性。


四  结论


1、前人所论述小口尖底瓶的功用有一定道理但均有可商榷的余地。自动汲水说已经实验推翻;背水并不合适;灌溉并不是其主要功用;酿酒说夸大当时社会的经济条件;明器、葬具说偷换概念;礼器、魂瓶说脱离实际;欹器、侑卮说是强加的功能。都不恰当。


2、小口尖底瓶因其小口易密封、水易倒、防漏洒,为当时的水器。其特殊的尖底可保证插入地后更加稳固且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故小口尖底瓶应为当时的“暖瓶”或“暖杯”。


3、大、中、小三型小口尖底瓶,功用一致,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作为葬具的大型小口尖底瓶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解释,其保温作用与人死体寒有关。


注释: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117.

[2] 王锦光,洪震.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48;廖彩亮.尖底瓶的科学.中华远古祖先的发明[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2:48.

[3] 半坡博物馆编.半坡遗址——一个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4] 刘大为.尖底瓶及其科学原理.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1999(2).

[5] 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J].社会科学评论,2004(4).

[6] 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1).

[7] 半坡博物馆编.半坡遗址——一个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8] 同6。

[9] 孙霄.欹器与尖底瓶考略[J].文博,1990(4).

[10] 李仰松.对我国酿酒起源的探讨[J].考古,1962(1)。

[11] 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J].社会科学评论,2004(4).

[12] 朱兴国.也说尖底瓶[J].社会科学评论,2007(4).

[13] 张颌.尖底中耳瓶和“欹器”的关系[J].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5(1);陆锡兴.说欹器.古代礼制风俗漫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 郑志强.小口双耳尖底瓶应为“侑卮”[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7.30.

[15] 吴耀利.小口双耳尖底瓶不是“侑卮”[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9.24.

[16] 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42-143.

[17]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陕西华阴兴东坊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1(6).

[18] 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35-236.

[19] 同17.


本文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崔俊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