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用心打破思维的“墙”,别让“惯性”阻碍你前进

 ZhangHaiMing01 2017-09-11




有这样一个故事:


松下幸之助先生当年还在执掌公司的时候,由于电视机的价格不断下滑,因此生产厂家必须生产出更加便宜的显像管。于是松下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就被召集到了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将显像管的生产成本再减少10%。


恰好路过的幸之助先生默默地倾听着众人的讨论。然而众人滔滔不绝的议论没完没了,一直无法得出任何结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准备要离场的幸之助先生最后只留下了一句话:


“如果大家没办法将成本降低10%的话,那就想办法把成本降低30%好了。”




由于众人都是想着要如何才能把成本降低10%,因此,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也无法达成共识。


然而当要求他们想办法降低30%的生产成本时,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对于现有的设计、原料以及工程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改进,打造出一个新的低成本的生产体系。


也就是说,幸之助先生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思考问题时,不能让自己陷入“惯性思维”




事业成败,其实只有一纸之隔。


事实上,不能成功并非没有责任心。有许多失败者,也如那些达到目标的人,都是真心、热诚且辛勤工作的人。


你可能会认为,这个社会实在是不公平。但在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层阻碍的,虽然薄如蝉翼,却难以穿透。这层阻隔,与其说是一种聪明的思维转换,不如说是奔向目标时那种坚韧。




松下幸之助的故事中:大家都在为削减那10%的成本冥思苦想,而没人去大胆地对整个生产技术做根本性的改进,以达到更大程度的成本节省。


换言之,大家似乎尽力思考了,但其实还是被自己限制住了脚步。而直接提出“那就减少30%”的松下幸之助,就是拥有比常人坚韧的内心,为达到工作目标,勇敢突破,哪怕要“更麻烦地”去改造整个生产过程也在所不辞。


其实,很多人都是因为对达成目标并没很足够坚定的决心与信心,一遇阻碍就认为自己已经“撞到了墙”,并以此作为放弃的借口。




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松下幸之助这种大胆、坚韧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摒弃头脑中的“惯性思维”——抛开任何可能限制我们进步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收获一次又一次更大的成功。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手把手教你

让企业创造高利润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