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里红杂集

 园林屠夫 2017-09-11
他希望有一天,在中国卫星图上,自已的家乡不在是一个微弱的光点,它能和附近所有的小城一起,织成密蜜麻麻闪着光的网。

  这份数据让我忧心,甚至比公司快倒闭的财务报表更令人难受,~~由他领头成业的某县级市创业协会刚走完一个年头,一两百人走了近一半。

  见惯了失败的我总结,有时是小城的规则逼人低头,有时是花团绵簇又冷嘲热讽的氛围让创业人迷失,有时是,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的环境,催创业者放弃。

  我默默注视着这些离去的创业人的背影,很难开口,这个创业者能确定的是,电子地图上,几年间冒出的小点点,很多被抹掉了,一点一抹之间,上百位返乡创业者,店面,合作社,农场和他们在家乡曾寄予无限希望的事业,就这样悄悄消失,一点声息都没有。

  这居小城有太多令我心动的返乡理由。

  电子地图上,鼠标拖长再拖,这个旅游城市展示了我欣喜又陌生的小城,在这个动辄以“”大道,国际“”命名街道和楼盘的小城里,商铺蜜蜜麻麻。

  但我回乡创业几年,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难解当初的我。

  返乡创业协会讨论会上,

  有个睡过板房,和工地的返乡创业者,想感染家乡的这批人,他兴致勃勃地跟各位讲述着创业梦想,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和文案的重要性,讲这家公司的无限可能,但在坐的,多的是面无表情,某接话说,我自已更关心,啥时候重返打工队伍中去。

  那一刻,我觉得很孤独。

  他很后悔,当时应该把一直憋在心里的那句话狠狠地吼出来,要么努力坚持,要么滚蛋!

  可这毕竟只能是,想想而也。

  我理解他的纠结,刚回家乡时,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像异乡人,路上的年轻人背景都有些懒散,快步行走的自已己显得格格不入,他怀念在深圳时那种年轻人都为梦想拼搏的感觉。

  刚回来时,老家这些不逊于深圳房市的楼房名称一度让他感叹发展真快,可这些住似欧洲城,塞纳河畔的年青人,似乎并没有跟上这座城市的节奏。

  我觉得,车水马龙的街道,热火朝天的工地越来越像深圳,可家乡的人,好像还停留在十几年前自已离开时的模样,

  他说自己像是被裹挟了,几年间不断重复着远离和认识的过程,有苦说不出,只能默默往下咽,他说自已不能坚持,尽管他认为那是捍卫内心,可这个小县城太小了,传出去谁还会搭理你这个小气人。

  他的好友也是一度被家乡朋友圈包围,这个当过兵的退伍进入打工队伍,返乡也开了个鸡场。参加了很多聚会。

  总有人开了新店,吆喝着这些朋友捧场,他觉得很逗,都要朋友捧场,却根本不管市场到底有多大,吃饭的人就那么多,却有那么多朋友开店,难不成还能每天都来捧场。

  某A说,有意愿创业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可市场留给年轻人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

  他的肩膀曾在北方城市工地曰复一日扛过百斤重物,他的双手也曾在工厂流水线上一天组装成千上万个电器配件,这个不怕吃苦的年青人很想在家乡闯出一片天地。

  回乡前,他给公司取名为“戈壁”意思是希望在狂风呼啸,土地干涸的环境里也能生存,展现异于常人的生命力,跌铁撞撞一两年,他才发现自已的乌鸦嘴说中了,公司似乎真的长在了一片戈壁滩上。

  在他和好友加入的那个创业协会里,这样的故事并不稀奇,一个年青的姑娘开了个茶楼,赊账就直接施垮了,哈哈哈?

  他在异地安排动辄上百万生意的创业者,接下来,就是像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开着车,穿梭在小县城的大街小巷,他不是正被追帐,就是在去借帐的路上。

  创业协会的会员某某深有同感,手里捧着一杯清水,不急不忙语重心肠的说,该上那里去,就到那里去吧!

  他妥协了。

  这群后知后觉的创业者就这样一个个妥协了,

  小城中心繁华的街道和最涌挤的人流,他发现,很多店面半年之间换了三两拨人,前次来这里还在卖鞋服,今天就又换了招牌。

  我忍不住想想,家乡这小城市场真有那么大吗?

  可是,就像自已一样,那些失败的人去哪里了呢?

  有个返乡创业青年说,当初回乡创业时,领导都去剪彩,关心,一派热闹景象,后来再无人问津这些创业者的去向,

  我感觉,小城很难记得这些故事,也很难记得这些年轻创业者曾经来过,热闹的氛围下,悲伤和冷清的事情,总会被人忽视的。

  他在媒体上看到一个个财富故事,一个有一个青年创业典型,却从没看到那些失败的朋友去向,仿佛这些故事需要一个开头,一切没有结束剧终,

  他冷眼看着热于讨论马云,下一个京东,马化腃,拒了一个背书念稿的协会会议。

  拜马云吧!

  只有在协会这样的角落,还遗留着这些故事的后续,风光地开始,亏完本还欠一屁股外债的创业者,灰溜溜地回了他们应去的地方。

  有人总结,外出打工不是一条出路,但是一条活路。

  80后某回乡以前,在上海负责一家农产品销售工作,月薪也上万,可家乡一系列返乡创业的政策让他动心。四年前,他辞职带上全部积蓄和家人回到了家乡。

  他选择了三农,这个个头不大的他把全部积蓄砸了进去,购置设备,在租地租房,把房抵押,第二年依照政策向政策借钱,就能撑过周转期,

  出乎意料的是,银行的贷款批不下来,政府申请也卡住了,没有给他救命钱,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最终半年后不还去向,留下一亲人看门,留下一屁股讨债的人垂骂不也。

  雪中送炭根本不会有,大家都只愿锦上添花,扛过那段困难期的少之又少,某B他苦逼地回忆,说,他感谢亲戚朋友有钱,得力帮了他,所以扛过来了,现在好过了,政府也给了不少支持,银行还找上门问要贷款不。真顺畅。

  其实都能理解。

  只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真的是孤立无援,那时,他甚至借了高利贷,没日没夜地干,就怕还不上钱,

  这种孤立无助于他而言,也不陌生,最初某某他投资什么都赔,妻子丈母娘发火了,她们希望他把积蓄存起来,安心找个工作度曰,听到他还要创业,妻子和他分居了,丈母娘留下一句狠话,你再这样下去,你俩就离婚。

  他不服了,想再试一次。

  可更多的返乡创业者,却没有足够的资格和勇气再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