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火炮都是155毫米的,还有比这大的吗?

 听涛小主 2017-09-11

这是因为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155毫米火炮的威力和射程都已经非常优秀了,欧美国家经过实际测试和结合实用性考虑,得出了155毫米口径是火炮最佳选择的结论,而中国顺应潮流也跟着发展155毫米火炮,如今只有顽固的俄罗斯在用152毫米口径,但为了出售又不得不专门研发155毫米的外贸版。此外,现在有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多管火箭炮,射速慢、操作繁琐的超大口径火炮已经显得比较鸡肋了。当然统一用155毫米口径还有个好处,那就是简化后勤。

美国授权日本生产的203毫米口径M110A2自行榴弹炮

现在已经没有国家发展口径比155毫米更大的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了,但是还有许多国家还有一些口径比155毫米更大的火炮在服役,例如上图中日本自卫队装备的M110A2自行榴弹炮。M110系列自行榴弹炮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发的,口径为203毫米,除了可发射一般炮弹外,还可发射M422和M753战术核炮弹。美军装备的M110系列早在1994年就全部退役,被M270自行火箭炮取代,而目前还有一些在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巴基斯坦服役。

乌克兰内战期间政府军的203毫米口径2S7自行榴弹炮

除了美制M110自行榴弹炮外,苏联时期研制的2S7自行榴弹炮也还有一些在服役。2S7“牡丹花”自行榴弹炮是苏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应对美军的M110自行榴弹炮而研发,口径同样是203毫米,也可以发射战术核弹。目前俄军还装备有80多辆2S7自行榴弹炮,此外白俄罗斯、乌克兰、朝鲜也还有一些在服役。2014年的乌克兰内战中,乌克兰政府军出动了2S7自行榴弹炮轰炸东部武装,后来还将一些封存中的2S7自行榴弹炮重新投入使用。

台湾还在用二战时期美国研制的240毫米M1黑龙榴弹炮

除了上述这两种203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外,台湾还在用二战时期美国研制的240毫米M1黑龙榴弹炮,该炮是二战时期美国陆军威力最大的火炮,能把重达160kg的高爆弹头发射到23km远的地方,设计初衷是用于打击纳粹德国齐格菲防线这类坚固的堡垒防线,这些火炮还参加过于太平洋战争。二战后M1榴弹炮又参与了朝鲜战争,但是在环境恶劣的朝鲜战场上暴露出重量太大难以运输、发射准备时间长等缺点,战后美军就将其退役了,之后向台湾移交了三十多门,台湾当个宝一样一直用到今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