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与 民 俗汉族岁时风俗中有马日,在农历正月初六,流行于湖北、湖南、河北、浙江等地。是日,民间看天气阴晴占当年养马之兴衰,晴主育,届时人们精心喂马,不打骂,不杀戳,以求养马业兴旺发达。此外傣族民间在每月属马日也有此俗。 蒙古族传统节日中有马奶节和赛马节,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是日清晨,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马,带上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杀羊宰牛,备奶食,炸果子,燃起牛粪火,煮节日的手扒肉。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全是二岁小马,象征着繁荣兴旺。赛马毕,人们分别入席饮宴、祝酒,在马头琴的伴奏下,朗诵节日的诗歌,歌手们纵情歌唱,一直到灰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纷散去。 汉族旧时有冻金马驹的岁时风俗,流行于甘肃,以河西走廊最盛。时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是日凌晨,各家都争先起床,去井上或河里担水,从担回的水桶里舀一碗置于院中,使其凝结成冰,待日出后,将此冰和一碗腊八饭携至自家地里,掘一小坑,一并埋入,以祈求来年五谷丰收。 各民族习俗都有一些马日禁忌。佤族在九天循环计日的习俗内,第二天,忌盖马圈。第五、六、八天也忌盖马圈,第八天忌之最盛。九天循环往复,禁忌也按此规律执行。 彝族风俗属羊、兔、鸡者忌马日,属马者忌羊日、鸡日。 佤族过春节时要喂马糯米饭,并观察马在厩中的姿态以占吉凶。俗以为站立和头朝东方是幸运年,吉祥的兆示;卧睡和眼向西边是灾难,不吉利的兆头,过后,主人不敢喂养,要杀了或者是卖掉。 华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流行全国各地。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为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 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系司马之神,传为西汉大臣金日磾。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字翁叔,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民间流传其像为四臂三目,狰狞恐怖。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用全羊一只。北京广渠门内有马神庙,供奉其像。 古代契丹族信仰白马神。相传古时有一神人乘白马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泛潢水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神人与天女结为夫妇,生子八人,繁衍为契丹八部。契丹以白马取象天神,每行军、春秋时祭祀,必杀白马青牛以祭天地。 旧时汉族有“马前马后”的婚俗,流行于青海神河湟地区。所谓马前与马后,按值年生肖确定,“马”指值年生肖,值年生肖的前一个生肖谓前,下一个生肖为后。无论前或后的那个生肖,又与它相合的两个生肖为一组,一用三用,一避三避。如值年生肖为子,则下一个生肖为丑,故巳、酉、丑三相称之为“马前三煞”,属于避相,凡属这三相的眷属(包括娘家和婆家),从新娘出闺到入洞房,不得与新娘接触。子年的前一个生肖为亥,则亥、卯、未三相为“马后贵人”,是用相,护送新娘则用此三相之人,但丧偶、孕妇等人不得入选。 汉族婚俗中有饮“回马酒”的仪式,流行于青海地区。婚礼中,女方宾客离开男家走一程后,一些青壮年勒马回头,向男家飞驰而来。到男家门口,男家将酒壶递上,来宾在马上举壶痛饮,再策马扬鞭而去,又行一程,复勒马而来,仍在马上痛饮而后驰去,如此往返一、二次。其间马蹄奔腾,欢声飘扬,场面十分热闹。 湖北、四川一带流行“回马车”的婚姻风俗。在湖北,传说新娘出嫁时,本家历代亡灵都会跟从前往,且途中亦可能撞着各种煞神附身,会给男家带来不利。故迎亲日,男家预先请方士一人,于门外设香案祭告天地和车马神,并杀鸡以驱鬼。祭毕,抓米撒在新妇彩轿上,表示打掉煞神。新郎也同时向花轿四周行礼,礼毕方可入内。在四川,彩轿到男家后,新娘不下轿,此时男家将一桌子置于大门右侧,拜祝祭酒,边作揖边向轿撒米,口中念:“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人已到,车马还乡”等,以驱除不祥。 陕西澄城地区流行送金马的婚姻风俗,亲女说成后,男方要给女方送一匹小金马或银马,如果经济不富裕,也可送一匹黄布制作的马,表示吉样如意,马到成功。 东北地区汉、满族有踏马杌的婚俗。新妇下车后,足踏马杌,脚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扰,以求平安。马杌为木制下马用的踏登,面如鞍状。 贵州苗族有“背马刀提亲”的婚俗。青年男女相爱、经男女双方家里议婚三次之后,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 元代宫廷丧葬有“金灵马”的风俗,沿蒙古遗风。凡帝后去世,用香樟木为棺,以貂皮袄、皮帽、靴、袜装棺,以金瓶盏碗置入棺中,然后在表面油漆。送往坟地时,任何人不得在其家族前言及故主,恐惊其亡灵。出殡时,以蒙古女一人作前导,穿新衣,骑马。另牵一匹马,以黄金饰鞍,笼以纳失,此即金灵马。 旧时汉族丧葬有烧轿马的风俗,流行于浙江等地。当死者病危时,家人即预备纸,扎轿、马各一,在人将死时,即于门外焚烧,以为可使死者乘轿马到阴司,不至徒步行走。 旧时汉族有跨马游乡的礼仪风俗。童生举秀才,秀才选为贡生,要举行冠戴仪式。冠戴者由主祭官、祭官、赞礼陪同至祠堂谒祖后,跨马游乡。人马均披红搭绫,亲朋列队拥后,鼓乐鸣奏,每至寺庙,入而降香。游行十余里,有的长达几十里,亲朋好友摆香案迎接,向冠戴先生敬酒祝贺。 民间流行着许多以马为名的服饰,如: 马甲——坎肩。 马褂——清代满族男子上衣,流行于全国各地,始于乾隆,盛于嘉庆,短衣短袖,便于骑马。 马尾帽——汉族传统男帽,流行于贵州。由马尾加工编织而成。 马靴——蒙古传统靴子,流行于内蒙地区。 马司吐兰——旧时高山族泰雅人男子臂饰,流行于台湾地区。 马蹄袖——清代满族一种礼服袖头样式,流行于东北地区。
马 的 成 语按图索骥 骥:好马、千里马;索:寻找。原指按照伯乐的《相马经》去寻求好马,引申为依照既得的线索去寻找目的物。讽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权变的人。 鞍马劳顿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鞍马劳困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鞍前马后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宝马香车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白驹过隙 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忽然而已。”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不识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车马盈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单枪匹马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非驴非马 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风马牛不相及 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肥马轻裘 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汗马功劳 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横戈跃马 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害群之马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金戈铁马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快马加鞭 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龙马精神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老马识途 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厉兵秣马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溜须拍马 比喻讨好奉承。 盲人瞎马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马不停蹄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马齿徒增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马到成功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马耳东风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马革裹尸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马工枚速 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马角乌白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空冀北 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马鹿异形 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马牛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马瘦毛长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马首是瞻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驽马十驾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牛溲马勃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匹马单枪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裘马轻肥 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犬马之劳 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千军万马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人欢马叫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人困马乏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人强马壮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人仰马翻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戎马倥偬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死马当活马医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驷马高车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声色犬马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塞翁失马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土牛木马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天马行空 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万马奔腾 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五马分尸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万马齐喑 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瞎马临池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信马由缰 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悬崖勒马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一马当先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倚马可待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一马平川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意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走马观花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蛛丝马迹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