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生肖]说羊(一)

 风舞三湘 2017-09-11

趣说生肖

羊的古典记载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获取生活资料。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这位东汉学者对“美”的解释,可以说是“唯物”的。明末清韧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他的《广东新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这仍是从羊的食用功能出发的解释。

  羊与古代礼法有很深的关系。《春秋繁露》曰:“凡贽,卿用羔。羔有角而不同,如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谤,类死义者,羔饮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故以为贽。”这是说羊那种温厚、忍耐、至死不争的性情,颇有义礼的风范,故可用于祭祀和行礼。而这也确是羊的两项重要用途。《周礼》曰:“宾客则羊人供法羊。”又曰:“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登其首。凡祈珥供其羊牲。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买牲而供之。”将羊这种逆来顺受的动物用作祭品,总有些让人于心不忍。但上古时代万事万物以礼为大,故尔人们并不以此为过,就连孔子这样极重仁爱的圣人听到别人说“子贡欲去告朔之之饩”时,也不以为然地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看来,羊作为祭礼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了。

  羊是非常普通的家畜,其形态举止是人皆熟知的,但传说中也有些羊显得非常奇怪。有一角羊,《龙鱼河图》曰:“羊有一角,食之杀人。”有驴羊,《广志》曰:“驴羊似驴。”有飞羊,《春秋命历序》曰:“有人黄头大腹,出天齐政,三百四岁为神次之,号曰皇神,出淮,驾六飞羊。”而诸如此类的怪羊,西域尤多。《酉闲杂俎》曰:‘僧玄奘至西域,大雪山高岭上有一村,养羊大如驴。”又曰:“罽宾国出野青羊,尾如翠色,土人食之。”《异物志》曰:“月支有羊大尾,稍割以供宾,亦稍自补。复有大秦国北,有羊子生于土中,秦人候其欲萌,为垣以绕之,其脐连地,不可以刀截,击鼓惊之而绝,因跳鸣食羊。”其中一角羊、飞羊显系虚构,但后几种羊在古时或可找到蛛丝马迹,只是今天无以坐实,姑算作羊中之怪吧。

  有了怪羊,自然会有羊的怪事,六朝鬼故事中常有羊出没,有时鬼的原形正是羊。《搜神记》曰:“南阳宗定伯夜行,忽逢一鬼。鬼问伯为谁,伯欺之曰:我亦鬼也,遂为侣。向宛行倦,因相担,问鬼曰:何畏?曰:鬼唯不喜唾耳。欲至宛,便担鬼著头上。诣宛市,鬼化为羊,伯恐其变,遂唾之。卖得钱千五百。”这是著名的“宗定伯捉鬼”的故事,所捉之鬼当是“羊鬼。”

  人与羊的相互幻化在神话传说中也是常见的现象。《神仙传》云:“曹公收左慈,慈走入群羊中,失慈之所在。追者疑化为羊,乃令人数羊。羊本千口,拣之, 长一口,知果化为羊,乃谓曰:若是左公者,乃出, 无苦也。有一羊蹄云:讵如许。追者欲执之。于是群羊皆跪曰:讵如许。追者乃去。”这里,不仅人化为羊,而那些羊也都通人性了。在古人看来,动物通人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羊也不例外。《续搜神记》曰:“顾沛者,吴之豪士,送客置酒,有人沙门在坐,主人杀羊。羊绳断,便走来,入道人膝中,穿头入袈裟下,道人不能救,即将去杀之。既行炙,主人便先割以啖道人。道人食炙,下喉,便自行道人皮中,痛毒不可忍。呼医来针之,以数针贯三炙,犹动摇,刀破出之,是故一臠肉耳。道人于此得病,作羊鸣,少时便死。”这故事听来颇有些感伤,如果把它当作志怪小说来读,作者便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羊的艺术形象,这形象既有羊所共具的善良本性,又兼具柔中有刚的性格。

  对于羊,人们不仅以鬼怪视之,有时也视之为神。《瑞应图》曰:“钟律和则玉羊见。”这“玉羊”或指天上的星宿,但在人们心目中,总归是由羊生发出的某种神灵。它与人间的事务及变化相感应。而神羊现身时,也会给人间带来—些奇异景象。《续异记》曰:“吴兴俞亮,以永明八年补护军府史。于常眠处闻有羊声,疑为神怪,窃于户窃之。见其床下有羊,可高二尺,毛色若丹,光耀满室。”此情此景,就仿佛神仙莅临了。而那些有神性的羊是不可以等闲视之的,它比人更通晓人间事务,甚至可以帮助治狱。《论衡》曰:“解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据说这一角羊乃龙之托身,不可妄杀。《龙鱼河图》曰:“羊有一角,食之杀人。”《瑞应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

  羊的故事和传说还有许多,有的己演化为成语。如叱石,《神仙传》云:“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牧羊,有道士便将至金华山,其兄初起,行索初平,历年不得。见市中有道士,乃随求弟,相见语毕,问羊何在,平曰:羊近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平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数万头羊”。又如噉珠,《幽明录》曰:“洛下有洞穴,妇欲杀夫,推下,终多时至底,乃得一穴。宫馆金宝为饰,明踚三光,人长三丈。如此九处,至最后告饥。长人指树下一羊, 今跪捋羊鬚,初得一珠,长人取之,次亦取一。后令噉,即疗饥,请门九处名,求停不去,答云:君不得停。”这类故事多写得曲折动人,很有韵味,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的奇景之一。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