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抗日剧,只看一件事,就能知道这部剧里日军战斗力强弱

 金色年华554 2017-09-12

本篇为二战系列第66篇,此系列各篇独立成文,欢迎您持续关注。

抗日剧中,为介绍我方所面对的日军部队战斗力如何,导演往往会用剧情加以铺垫。其实不用导演专门说明,只看一件事——只看这部剧里的日军部队番号是哪个师团,就能大概了解。因为日军是以师团为基本的作战单位,所以看完本文的介绍,只要剧中出现了XX师团的字眼,或者该师团下属XX旅团,或者该师团下属XX联队的番号,就能判断出看的这部剧里日军战斗力强弱。当然前提是,导演没有把番号搞错,没有刻意地弱化日军的战斗力,没有像下图中的这部抗日神剧一样,将日军士兵的牌位全部写上现役的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的名字…

看抗日剧,只看一件事,就能知道这部剧里日军战斗力强弱

二战时期的日军,按照各师团战斗力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师团,始建于公元1888年。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仿效普鲁士模式,创建新型军队,陆军将国内原有的,按地域划分的6个镇台改称为师团,部队番号从第一排至第六。公元1891年,为警卫皇宫又创立了近卫师团。这就是日本陆军在甲午战争前成立的7个老牌师团,后来被日本陆军视为最好的部队,人员、装备都是优先保障。

因编组地(征兵地点)不同,除近卫师团外,上述6个师团也都有别称:

第一师团又名东京师团;

第二师团又名仙台师团;

第三师团又名名古屋师团;

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因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商人组成,也被叫做“商贩师团”;

第五师团又名广岛师团;

第六师团又名熊本师团。

看抗日剧,只看一件事,就能知道这部剧里日军战斗力强弱

第二类师团,创建于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期间,这一时期内,日本陆军先后成立了第七至第十八师团。占领朝鲜后,又组建了第十九、第二十师团。“大正裁军”后,第二类师团解散了4个师团(分别为第14、15、17、18师团)。就这样,第二类师团剩下了10个师团。它们与7个一类师团一起,构成了日军二战前的“常备师团”,这17个师团的战斗力,远好于后来组建的师团。

第三类师团,该类师团的组建则与日军的兵役制度密切相关。二战前,日本因财力有限,不能维持较大规模的部队,但却一心要多训练兵员,为战争做准备。因此,日本陆军的服役期只有两年,复员官兵称为“在乡军人”,编为预备役。

上述17个师团,都有各自的管区,凡是管区内的预备役人员每年要按原建制集合训练一个月。同时,预备役人员也有库存装备,战时可迅速组成一个新师团。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军的常备师团全部具备由一个师团变为两个师团的能力(此外还恢复了裁撤的4个二等师团)。这些新建的番号在100之后的师团称“特设师团”,如第一零一师团就由第一师团、第十四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建。

看抗日剧,只看一件事,就能知道这部剧里日军战斗力强弱

第四类师团,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化而组建,日军采取了从常备师团中抽出一个精锐联队为基干再征集补充兵的方式,陆续组建了番号以20打头的新建师团和番号在30至50之间的“治安师团”、番号在50以后的“补充师团”。尽管番号从21至57的师团被视为第四等部队,不过因军官出自常备部队,兵员也年轻,战斗力往往不弱于第三类师团。

第五类师团,组建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现有的51个师团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上也是捉襟见肘,于是以混成旅团扩编或从老部队抽调骨干作基础的方式,建立了大量“增设师团”,番号大都在60—100和120之后。这类师团在日军中属于第五等师团,缺乏重装备,兵员小至16岁,大至45岁,战斗力在日军师团中排在最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