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为何从来不提她的老师贾雨村?

 LOVE天使的外婆 2017-09-12

(2017-9-10)

     研读《红楼梦》切忌偏见,比如在拥黛派眼里,林黛玉俨然就是完人;在抑钗派心目中,薛宝钗则少有是处,这很不好。松樵今天要议的林黛玉为何从来不提她的老师贾雨村这个问题,若有了偏见便毫无意义了。对这个问题,仅有两点可以肯定:首先,贾雨村当过林黛玉一年的老师,这是事实;第二,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林黛玉从未提到过她的老师贾雨村,这也是事实。至于别的,那是我们的分析,就未必是事实了。

譬如,有论者断言,林黛玉若进了贾府,她的教育环境必须和三春一样,不会单独给她请老师,所以作者就让她在林家由如海请了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启蒙。此论有两个不妥,第一,林如海请贾雨村做西宾之时,林母贾夫人健在,不可能预见到女儿要进贾府。第三回林如海说过:“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第二,贾雨村并非林黛玉启蒙老师。黛玉的启蒙老师是其母贾敏,第二回贾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

该论者还说,林家请西席,自然不会只贾雨村一个去,自然是林如海考校过的,能让探花郎认可的学问,自然出众。贾雨村出身进士,这是事实;贾雨村有学问,这也是事实,但若据此咬定“林家请西席,自然不会只贾雨村一个去”,就是主观臆测了。第二回文本写道:“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

林家让黛玉读书的因缘,文本上写得清楚:“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样的读书因缘,不必要求其老师有如贾雨村那样的出身和学问。

不管怎么说,贾雨村当过林黛玉一年的老师这是事实。过去讲究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又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但是,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黛玉从来不曾提过贾雨村。巧的是,林黛玉安葬乃父返回京都时,贾雨村第二次与之同行。第十六回白描说:“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也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后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从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如果林黛玉看重这个老师,这回“同路作伴而来”,黛玉理应从礼仪上表达“师从之谊”;如果林黛玉看重这个老师,黛玉完全可以回明贾母,让府里帮忙置办给老师的年节礼,贾雨村后来飞黄腃达了,和贾府几位老爷往来密切,他们自然也愿意帮这个忙。然而没有,林黛玉从来没有这样的举动。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林黛玉为何从来不提她的老师贾雨村呢?答案只有一个:林黛玉不喜欢她的这位老师。这是否说明林黛玉不尊师重教呢?否。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林黛玉对妙玉是以师相尊的。文本是这样写的:

妙玉忙命小丫鬟引他们到那边去坐着歇息吃茶。自取了笔砚纸墨出来,将方才的诗命他二人念着,遂从头写出来。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政,即请改正改正。”妙玉笑道:“也不敢妄加评赞。只是这才有了二十二韵。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黛玉从没见妙玉作过诗,今见他高兴如此,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二人皆道极是。妙玉遂提笔一挥而就,递与他二人道:“休要见笑。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二人接了看时,只见他续道:

……

黛玉湘云二人皆赞赏不已,说:“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妙玉笑道:“明日再润色。此时想也快天亮了,到底要歇息歇息才是。”林史二人听说,便起身告辞,带领丫鬟出来。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不在话下。

林黛玉为何不喜欢贾雨村这位老师呢?松樵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冰炭不同炉,黛玉不喜欢贾雨村的奸雄品性。贾雨村不是曾高吟过一联吗?“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內待时飞。”此联正是贾雨村奸雄品性的集中体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贾雨村在授课时,所传之道必然是当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必然流露他本人的价值观。而在这一方面,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一致的,必然不被黛玉所接受。所以,林黛玉内心必然不敬重贾雨村;贾雨村之“授业”是“十分省力”的,文本说:“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如此“授业”,很难说贾雨村对林黛玉后来的“知识素养”有多大的“功劳”。林黛玉之“惑”是什么,她未必在贾雨村面前流露,贾雨村不知道林黛玉之“惑”, 自然就谈不上“解惑”了。“授业”“十分省力”,“解惑”缺位,这样的老师如何赢得学生的敬重!

林黛玉进贾府后,贾雨村常在贾府行走,而且次次要见贾宝玉。每次贾雨村要见贾宝玉时,贾宝玉都表现出一百个不愿意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怎么会不提到她的老师贾雨村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