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上学去搬砖?11岁男孩成绩优异,爸爸却让他退学接受“新教育”……

 昵称131K5 2017-09-12

9月1日是小学生开学的日子,但是有一位11岁的小男孩却在爸妈的要求下退了学,通过搬砖来接受所谓的“新教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上学去搬砖?11岁男孩成绩优异,爸爸却让他退学接受“新教育”……

每天早上7点多,一名男孩在余杭塘河边来回搬砖,每块砖都码放得整整齐齐。据了解,这名小男孩今年11岁,姓朱,本来该上六年级的一名小学生。

不上学去搬砖?11岁男孩成绩优异,爸爸却让他退学接受“新教育”……

当问到他为什么不去上学时,男孩称:第一,现在学校的教育不好,第二,我自己也可以学的。上午来这里搬砖,下午自学英语,其他语文数学暂时不学。

不上学去搬砖?11岁男孩成绩优异,爸爸却让他退学接受“新教育”……

男孩的爸爸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方式是这样说的,“有人对这种新教育的方式不太理解,他搬了52天砖,放暑假没休息过一天,现在比之前明显自我约束能力更强了,自己的一些小毛病也改掉了不少。他以前在学校里学习非常好,但是缺乏社会技能,我们也想改变他,所以就调整了一下。”

男孩曾经学校的校长是这样说的,去年9月,男孩的爸爸来学校请假一个月,说想把孩子转到一个非常好的私立学校,说是经过长期关注,并实地考察,希望让孩子去就读。结果男孩的姑姑却发现孩子去就读的学校,是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办在临安一个山沟民房里的私塾,要求学校协助把孩子召回原来的小学学习。

 
 

 该私塾目前已人去楼空

后来,小学校长还与男孩谈了话,了解孩子非常希望能回学校上学。于是赖校长两次找家长谈话,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孩子成长的规律、需求等角度跟家长长时间谈话,但家长始终坚持自己的做法。

男孩告诉记者:“我老爸老妈不上班的,都在家里,老爸搞金融,在家炒股,老妈搞教育,在家和妹妹念道德经。我现在学的是‘新教育’,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开的,叫张清一,你可以看他的新浪博客,里面讲‘新教育’,讲孩子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

张清一是谁?

张清一,云南人,原名张健柏,家长们喜欢称他为“清一山长”,曾在武汉大学政管学院担任公共哲学课讲师。

张清一因不满儿子幼儿园老师的教法,决定把儿子接回家,用自己研究的“全媒体超速学习法”,对儿子开始私塾教育。虽然当时很多亲人和朋友表示反对,但一两年后,他儿子在学习、做人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一些朋友也开始尝试让张清一来教他们的孩子。随后,张清一在2005年创立了“今日学堂”。

不上学去搬砖?11岁男孩成绩优异,爸爸却让他退学接受“新教育”……

张清一原名张健柏。武汉晨报2008年的报道截图

什么是“新教育”?

张清一认为,传统的义务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是“考试的产品”,而他的学校的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教育,没有作业,不用考试,是以提高小孩思维能力、培养做人准则、锻炼身体素质等为主的教育,这是根本。

记者采访到一位方先生,他的一位朋友也曾让孩子中途辍学去接受过“新教育”。“当时孩子才三四年级,成绩很好,老师和学校都不同意辍学的。她妈妈也是一开始请假,后来就干脆不要学籍了。学校根本劝不住,亲人交恶也没用。”

 

 今日学堂上课场景

方先生说,这个孩子现在已经脱离“新教育”,原因是“学了四五年,老师没什么可教了”。按常理,这个孩子正是上高中的年纪,但因为没有学籍,知识体系也跟正常课程不接轨。“只能去打工了,什么文凭都没有,你说能找到好工作吗?最奇怪的是,孩子家长一点都不后悔!”

“我还有一个朋友,幼儿园就把孩子送过去了,一天正常学也没上过,到现在已经七八年了,我们劝了也不听。”平时朋友聚会,方先生也会见到这个在“新教育”学习的孩子。他留心观察过,这个孩子和其他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学校课本上的内容基本没学过。“听说这个‘新教育’的课堂没有一本书,但从小要读《论语》、《三字经》、《道德经》。”

“当然,也有好的地方,比如不近视,这在五年级的孩子里很少见。他的身体很结实,因为每周要走50公里,这跟搬砖是一个道理,还有就是自理能力很强,‘新教育’要求他们从8岁开始自己洗衣服、做饭。”

方先生说,“‘新教育’的收费并不便宜,学费、餐费、住宿费一年加起来至少7万5,一般在10万左右。”

这种新教育方式是家长太偏执

还是大家过于担心了?

男孩姑妈:为什么要拿孩子当试验品?

男孩的姑妈称:“因为孩子的上学的事,家里有过很多次争执,确实现在很多家长因为教育的压力,觉得自己吃不消,都想逃避,但“新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啊,为什么要拿孩子当试验品呢?”

男孩爷爷:我们实在追不动了!

男孩的爷爷称:“爸爸一方面对孩子采用吓唬、哄骗等手段,迫使他听话,一方面不让孩子外出自由活动,不准与同学、老师见面,不准接打电话,还把孩子送到云南的一个“××学堂”,我们实在追不动了。”

【反对】

不能拿孩子当教育的试验品


网友“刘小溜”:新教育是一种创新,但不是对任何孩子都适用,这是拿自己孩子当试验品。而且小学教育重点不是学习,是性格塑造和群体融入、兴趣发现。现在的孩子对于社会的认知还不太深刻,自行规划需要引导,目前就定死方向,孩子未来过于窄,而且很大部分受父母价值观影响。以他父母来看,未来孩子可能:孤独,脱离社会,偏执,金钱至上,自私自利。


【支持】

不要一看到不一样的教育思路,就认为是洪水猛兽


网友“钱塘望月”:我看小孩子的背挺得很直,也不能说人家的教育一定就是错的,有时想想正规渠道的教育就一定是对的吗?那这些年为什么争着吵着要教育改革,改什么?改得一定好?我们不妨把思路放宽点,包容点,不要一看到不一样的教育思路就认为是洪水猛兽。

对于男孩家长的这种“新教育”方式,

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