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历史个救生圈

 陈庆荣xfto69cl 2017-09-12

韩媒坚称活字印刷起源于韩国,我国出土毕昇的墓碑直接打脸

2017-09-11送历史个救生圈3评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播放过的韩国“活字印刷术”的镜头,相信曾经让很多网友愤愤不平。原来,韩国一直坚持认为自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为他们的手中有一本名叫《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的古老书籍,由于它是用金属活字印刷的,所以他们公然叫嚣:“你们说毕昇存在于历史上,拿得出物证吗?”“泥活字根本一碰就碎,你们的活字印刷术纯属无稽之谈!”

实际上,在很久以前,韩国学者一直在质疑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平民“毕昇”是否存在。由于毕昇也确实只在宋朝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之中有所记载,却并没有发现任何实物能够证明,这一点一直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块心病。直到1990年7月的一天,湖北省英山县草盘镇的信访干事黄尚文路过五桂村睡狮山的一块田地时,偶然发现一块圆石头上有“神主”二字,仔细辨认又看出“毕昇”二字,于是沉睡千年的毕昇墓碑终于昭然于天下。

湖北黄冈市博物馆立刻派出专家对其进行考证,发现这块毕昇的墓碑高113厘米,宽65厘米至70厘米,中间阳刻两行大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两边阴刻有“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某年二月初七日”等字样。

实际上,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虽然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有关他的历史记载,仅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且十分简略,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此次出土的这块毕昇的墓碑,恰巧成为了毕昇确实存在于中国历史上的铁证。

这块毕昇墓碑的发现,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历史学者对于活字印刷术的深入研究,2002年,按《梦溪笔谈》记载的方法,中国考古研究所和英山县博物馆用烧制出的泥活字成功的印刷出了书籍,有力地驳斥了韩国学者认为中国活字印刷术的“无证据论”和“无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