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源:《七彩牡丹写意技法》,杨海滨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节选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1、墨分五色 画水墨牡丹要十分讲究干湿浓淡焦的变化。花头用墨在淡中求变化,叶子用墨在浓中求变化,花与叶总体浓淡有别,却都是是比较湿润的效果。为了寻求干湿对比,在画石块时使用了枯墨渴笔的表现方法,既恰当地表现了石块坚硬粗糙的质感,又体现了墨分五色的韵味。

2、线条洒脱 草勾是写意画中用线塑造形象的一种基本方法,适宜表现浅色的牡丹花头。应选用长锋毛笔作为草勾工具,蘸一两次墨即可完成一朵大花的草勾造型,用笔连贯,墨气畅通,中侧笔锋并用,宜毛糙不宜光滑,有虚有实,明确地显现用笔痕迹,一气呵成,洒脱活泼。

3、浓淡相宜 画牡丹多取富贵立意,因而画红色花朵居多,此图用粉红和大红两种颜色画牡丹,以表达这种祝颂式的审美取向。粉红花朵 色彩明度较高,做为主花画在前面,大红花朵色彩明度较低,画在后面,起衬托作用,一明一暗,一主一辅,各得其所,对比强烈而浓淡相宜。

4、动静相生 有动有静,动静相生,是取得生动构图的常用对比方法。这幅作品左下部画了一大片水墨叶子,在叶子下面画了一大一小两朵牡丹花,叶子低垂,似有睡意,给人以寂静无声之感。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右上部的几只麻雀正暄叫在枝头。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情趣盎然,富有生机。

5、呼应成趣 我们构思任何一幅作品都应该照顾到主体物象的呼应关系,这幅作品的两朵下垂的牡丹花依靠在一起,与之呼应的是左上方的小花苞,它的存在使大花朵消除了孤立感觉,由此可见呼应关系的重要性。

6、冷艳明快 西方绘画十分重视冷暖两大主色调的恰当运用,这方面值得中国画家研究借鉴。此图花头在曙红中含有石青色,呈现冷红的色彩倾向,且面积较大,给人以冷艳的感觉,暖色花蕊虽然对比强烈,但面积较小,使得整幅画面看上去对比而又协调。

7、气氛热烈 画牡丹多以富丽热烈为主调,用黄、红两种颜色画牡丹即是此意。黄牡丹花明度较高,画在前面 ,红牡丹花明底较低,画在后面,起衬托作用,两种颜色同属暖色,使画面呈现了十分常在热烈的气氛。图中墨叶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从中不难理解少画绿叶多画墨叶的重要意义。

8、开合有度 开合关系是中国画构图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开是表示展开,合是表示迎合。具体地讲,开是最前面的大层次,画面的前奏和导引,和是第二大层次,是开的呼应和发展,往往是画中的主体部分。这幅画的牡丹是一开,为宾体,鸽子为一合,为主体,一开一合形成层次推进,展现了空间深度。

9、以叶衬枝 海派大师任伯年画花卉时常常在复杂的枝干后面用浓重的墨色补画叶片,既增加层次感,又使部分枝干明确而生动,值得我们学习。此图运用这种方法处理局部层次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0、题款用印 题款和用印也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当的位置上题字如锦上添花,可为画面增辉。一般来说,繁密的构图题款宜少,甚至只能署名;简约的构图题款宜多,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题款在上面,应上齐下不齐;题款在下面,应下齐上不齐,这都会起到照顾画面的作用。另外姓名印章往往需要与对角的压角章相呼应,以使画面更加稳定。

11、金边银角 在花鸟画构图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画边和画角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金边银角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四个角不能作为折枝花卉出枝的地方,四个边的中间也是如此。假如画面左边搭边,那么右边对应部位就应空边,同样,上下边处理方法相同。此图即精心处理了四个边的对应交搭,避免了四个角的拥挤,构图合理有序。

12、祝颂美意 传统花鸟画经常以象征性动物和植物来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就是祝颂式绘画。鸡谐音吉,牡丹则称富贵花,两者组成画面,富贵吉祥。此图表现的是一对家鸡在牡丹花下的草丛中悠然而卧的情景,两只鸡似在窃窃私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