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学霸皇帝,我只服康熙!

 龙叔文馆 2017-09-12
      

2017年7月8日,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52处世界遗产之一。对于这座小小的岛屿来说,2017年可谓是喜事连连。因为就在2017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在鼓浪屿设立的主题分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正式开馆,馆内展出了大量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物。

                            
                                        


目前,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第一次公开展出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19件外国珍品,这一件件代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文物,让人们看到了数百年前,中国与西方在科学技术上的密切交流。



说到清朝早期的中外科学交流,一个不能不提的人就是康熙皇帝。康熙不仅是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他在近代科学上的造诣也令人叹服,甚至可以说,他是当时最懂科学的中国人。



公元1669年的一天,15岁的康熙让二十位大臣去观象台观测日影。原来,朝廷里一直存在着新旧历法之争。旧历法是钦天监一直使用的传统历法,新的是已故的德国人汤若望根据西方天文学修订的《时宪历》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康熙决定亲自验证。然而,吴明煊的推算有错误,南怀仁的推算都是对的。于是,康熙皇帝宣布废除传统历法,颁行《时宪历》。此后,康熙对天文学萌发了极大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紫禁城,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仪器。



来自欧洲的科学仪器看起来很复杂,那康熙皇帝会用吗?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康熙除了是一位明君之外,更是一个学霸为了让康熙更好地学习,外国老师们想尽办法研制教学用具。故宫博物院里就收藏着一张康熙皇帝用过的书桌。这张书桌虽小,却很特别,桌面上刻着各种用于计算的公式。



通过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康熙在数学和天文学上可以亲自进行推算。此外,他还能在南巡的过程中,亲自计算黄河水流量的大小,从而对黄河治理提出较为切实的规划。



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是对西方科技最有兴趣的一位,而他的后继者们几乎无人继承他对科学的热情。比如,乾隆皇帝虽然也是盛世名君,但他对西方科学仪器的看法就更多地带有把玩的性质,而不是研究的态度。



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中,有一把荷兰制造的长枪,乾隆对此非常钟爱。另外,乾隆还特别喜欢钟表和八音盒。当然,乾隆并不是唯一一个喜欢这两类东西的皇帝,西洋钟表八音盒几乎是所有清朝皇帝和后妃共同的喜好,因此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大量相关文物。


外国文物馆甚至单独用一个展厅陈列一件非常珍贵的西洋座钟,这就是铜镀金象驮转花钟。这件座钟是英国在十八世纪制造的,它制作精细,代表了当时的英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让居住在北京紫禁城的清朝皇帝们看到了他们不曾见过的世界。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