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单车创造了 10 万个工作,某些职位月薪 1 万 2

 螢火虫007 2017-09-12

共享单车火了一年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也许多人带来了工作机会。

9月 11 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显示,截止至 2017 年 7 月,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约 1600 万辆,带动 10 万人就业,今年上半年就带动新增就业约 7 万人,约占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717 万)的 1%。也就是说,每新增加 100 人就业,就有 1 人是从事共享单车行业的。

(图片来自:Pixabay)

新增的 10 万就业人口中,除了平台本身的 8000 人外,主要集中在智能锁制造厂商、自行车生产商、物流配送企业等。

相关从业人员的增加,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共享单车市场的火爆。报告指出,到 2017 年 6 月,国内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 1.06 亿,占全国网民的 14.11%。目前我国共享单车全行业日订单在 5000 万左右,平均每辆共享单车的骑行频次超过 3 次。

在共享单车产业链当中,锁具研发工程师的收入最高,月均工资达到了 12000 元,其他岗位的月均工资在 4000-5000 元之间,具体如下:

智能锁制造企业员工:4667 元 自行车制造企业员工:4442 元 物流企业员工:5000 元 运维企业员工:3835 元

(图片来自:前瞻网)

年轻化、高学历成为共享单车企业员工的一种趋势。以 ofo 为例,该公司五位创始人均为 90 后,公司平均年龄在 30 岁左右。在共享单车带动的智能锁制造企业中,其生产线上超过一半的员工处于 20-45 岁的年龄段。

共享单车还催生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例如维护单车运转的线下运维人员,主要包括“车辆调度(含停放秩序维护)”和“修理保养”两类。报告显示,因共享单车而新增的运维岗位超过了 3 万个,其中以 40 岁以下的中青年劳动力居多。

(图片来自:国际金融报)

传统自行车行业也从共享单车的大潮中获益。共享单车企业对自行车的需求为飞鸽、凤凰、捷安特等老牌厂商带去了大量订单。

不过,共享单车在各地疯狂投放过后,近来也已经纷纷开始“刹车”。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福州、杭州等城市都先后叫停了共享单车的投放,不少城市车辆数量早已达到饱和。未来 ofo 和摩拜们还能否给传统自行车生产商带来巨额订单,恐怕就不好说了。

题图片来自:国际金融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