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euron:从神经科学角度解释社交和社会偏好 | 唧唧堂论文解析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9-12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文章首发于唧唧堂网站www.jijitang.com

解析作者|唧唧堂心理学研究小组  Runsong;审校编辑|MinyueRunsong


本文是对论文《受miRNAs调节的神经递质开关控制着社会偏好的改变(Neurotransmitter Switching Regulated by miRNAs Controls Changes in Social Preference)》的一篇解析。该论文2017年8月发表于Neuron期刊上,作者都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分别是医学院精神病系的戴维德·杜尔奇斯(Davide Dulcis),生命科学部的佐丹奴·里皮(Giordano Lippi)、达尔文·贝格(Darwin Berg)和尼克·斯皮策(Nick Spitzer)以及他们的同事。


对蝌蚪大脑的共聚焦成像(confocal image)研究表明,蝌蚪在与家庭成员游玩时,即感受到亲密关系时,多巴胺能神经元(绿色)被激活;蝌蚪置身于一群非家庭成员中时,即感受到泛泛之交时,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红色)被激活。


在庞大的羊群中,每一只羊看上去似乎都大同小异。如果将一只小羊与它的家庭分开一段时间,这只迷失的幼羊却能在羊群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人。它是怎么做到的?海洋里的三文鱼成群结队,克服洄游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准确地到达产卵之地,让人不可思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长期以来,科学家都知晓动物之间的亲密依恋,其中一些依恋被称为印刻现象(imprinting),但是这背后的细胞和化学分子机制却潜藏在黑箱子里。如今,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生物学家们已经锁定关于这种奥秘的关键元素,有助于理解多种动物和人类的社会吸引及社会厌恶。


在最近8年一系列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研究员们检查了青蛙幼虫(学名为“蝌蚪”),它们是群居生物,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悠然地游来游去。研究员们的关注重点是具有亲属关系的蝌蚪的气味线索,刚出生的蝌蚪只需要两到四天就会学会选择与家庭成员一起游玩,同时避开非家庭成员。如果让刚出生不久的小蝌蚪接触非家庭成员释放出的气味,那么这些小蝌蚪之后就会倾向于与能产生这种气味的、并非它们真正的家庭成员的蝌蚪愉快地玩耍,即这些小蝌蚪扩大了它们的社会偏好。


研究员们发现,这种社会偏好的转变的根源在于神经递质的转变。斯皮策最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随后杜尔奇斯利用精神兴奋剂和患病的大脑展开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如果蝌蚪感受到家庭成员的情感连接,其神经递质多巴胺就会处于较高的水平;如果蝌蚪闻到的是人造的、并非它们家庭成员的气味,其γ-氨基丁酸就会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这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神经递质的分泌显然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神经递质确实控制着我们的特定行为。”杜尔奇斯说,“你也许无法想象神经递质对于社会偏好和社交行为有多么重要。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反应是与生俱来的,受神经系统的调控。我们陷入爱情,亲近某些人,反感某些人。我们的人际行为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气味可能是影响我们社会偏好的因素之一。”


科学家们永不止步,进一步在基因和遗传学层次上做出了研究,通过测序技术从数百个RNA中筛选出了两个关键的微RNA(小分子RNA,microRNA)。它们分别是microRNA-375和microRNA-200b,是调节关于社会吸引和社会厌恶的神经递质的关键RNA。而且它们涉及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着Pax6和Bcl11b基因的表达,而这两个基因最终控制着蝌蚪的游泳行为。


“MicroRNA在调节基因表达方面是非常理想的。”里皮说,“它们是转录后的抑制物,能够作用于上百种不同的mRNA来加强特定的基因程序和触发基因表达开关。”


“不管是在工作场合还是与家人、朋友交往,社会互动都受到很多决定因素的影响。”斯皮策说,“作为人类,我们相当复杂,我们拥有多种方式来形成社会联系,而不是像蝌蚪那样主要通过气味来建立联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嗅觉刺激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偏好。”


参考文献:

Davide Dulcis et al. Neurotransmitter Switching Regulated by miRNAs Controls Changes in Social Preference. Neuron, August 2017 DOI:10.1016/j.neuron.2017.08.0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