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一个美女蛇居住的地方,有一款茶叫易武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9-12
  
易武地名取自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当地有个花蛇洞而得名。易武茶,却是没有美女蛇的妩媚妖艳,而是内敛清雅,在茶圈被尊为“班章王,易武后”。

易武茶汤最大特点就是“柔”,很多人刚开始喝普洱就陷在易武茶这个“温柔乡”中,等喝到一定的时候,尝过了各种刺激,试过了其它新鲜,又会惦记起易武的甜香柔和。

藏在“香扬水柔”里的地理密码
一片普洱茶,不单单是几片树叶,更多的是地理价值的再现。易武的“香扬水柔”,是由生长环境的气候、海拔、土壤、水份等独特的自然生态因子等所决定的,无可复制。
 
易武地形犹如马首昂头,山水环抱,藏风聚气。终年云雾缭绕,望去颇有身在仙境之感。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山高雾重会增加散射光,有利于促进茶叶中氨基酸的形成,同时昼夜温差大,茶树的营养物质得以更多的积累和贮存,故内质丰富。
 
易武境内年降雨量约1500~2100毫米,温热湿润,溪流纵横。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富余,透气性好,能提供充分的养分,使易武茶树根深叶茂。良好的生态系统,茂密的森林,滋养了万余亩古茶园,孕育了易武茶的优良品质。

易武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条索粗壮,汤水柔和细腻又不失醇厚丰润,回甘生津和喉韵也都表现得很含蓄,气韵沉稳圆融。新茶甘冽绵延,随着岁月沉淀,茶气日饮刚猛圆润,更值得用时光去期待。

易武风云,茶庄争雄
易武“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哈尼族、布朗族、佤族、彝族等)在此居住种茶。

清代,随着以易武为首的六大茶山声名鹊起,大量外地人来此经营茶叶生意。乾隆年间,易武商客马帮络绎不绝,呈现兴盛之势。

至嘉庆、道光年间,易武每年产干茶七万余担。所产普洱茶源源不断地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
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车顺号、同庆号、泰来祥号、福元昌号、同泰昌号……普洱茶历史上著名的一些茶庄曾在易武名噪一时。

光绪初年,福元昌号创立。其前身元昌号,是当时最大的普洱茶号之一。后由余福生继承老号,并正式更名为“福元昌号”。

余福生严苛制茶标准:“拣选细嫩馨香茶叶加重萌精工揉造,阳春净白尖发行……”凭借对茶叶品质的用心和勤恳经营,福元昌号声名鹊起。

后人谈到当时的盛况是这样形容的:“在易武大街上建起的福元昌号茶庄,整体规模为余家住宅加上前面晒茶和初制所的房屋有两千平方米,而在春茶季节要晒青的茶叶,会将整个本来宽敞的院落占得满满当当。”

延续1035万的传奇
福元昌对制茶品质的绝对追求,造就了福元昌号在普洱茶历史风云中“品质为王”的江湖地位。

但凡福元昌号所出的茶品,必须用易武正山大叶种乔木的优质茶菁制作,还尽可能地以当地古茶园的头春茶为原料。因此茶叶厚大、条索宽扁,油光虽淡薄却茶气强劲,充分彰显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色,也是辨识福元昌号圆茶最明显的特征。

在收藏市场,一筒接近百年的蓝印福元昌圆茶在嘉德2013年秋以1035万的成交价,创下普洱茶拍卖的最高价格。

2006年,陈升河收购了福元昌原址老宅,百年老字号的文化承载得以延续。青砖黛瓦的三层大院里,在庭院石壁的正中央,铭刻下两行对联“昔日茶马古道,今朝福元昌号”。

2015年,陈升河在福元昌老宅的基础之上复创了“勐腊易武福元昌茶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启“陈升福元昌”品牌,在百年老号的基础之上再现百年古韵。以易武茶刚柔相济之底蕴,揉捻出顶级易武茶“香、水、气、韵”的极致之美,再现福元昌圆茶气势磅礴的古韵茶香。
 
2017年,陈升福元昌两周年庆。限时折扣仅限9月13日当天,第一波将于0:00开启,错过第一波的茶友可以等到12:00的第二波。注意限时折扣的茶品是有限量的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